《DANCE!DANCE!“ROMAN”》是跨媒体企划《赛马娘 Pretty Derby》的登场角色跳舞城(CV.篠田南)的角色歌。收录于专辑《『ウマ娘 プリティーダービー』WINNING LIVE 14》,发售于2023年9月13日。
翻译来源:bilibili@yingyingying不嘤嘤嘤
本段落中所使用的歌词,其著作权属于原著作权人,仅以介绍为目的引用。
赛马娘 Pretty Derby WINNING LIVE 14 | ||
![]() 专辑封面 | ||
原名 | 『ウマ娘 プリティーダービー』WINNING LIVE 14 | |
发行 | 万代南梦宫音乐演出 万代南梦宫影像制作 | |
发行地区 | 日本 | |
发行日期 | 2023年09月13日 | |
商品编号 | LACA-25069 | |
专辑类型 | 专辑 |
『ウマ娘 プリティーダービー』WINNING LIVE 14 | |||||||||
---|---|---|---|---|---|---|---|---|---|
曲序 | 曲目 | ||||||||
1 | L’Arc de gloire | ||||||||
2 | GALACTIC PLAYER | ||||||||
3 | DANCE!DANCE!“ROMAN” | ||||||||
4 | You know me | ||||||||
5 | GSK☆ | ||||||||
6 | うまぴょい伝説 | ||||||||
7 | L’Arc de gloire (Game Size) | ||||||||
8 | GSK☆ (PV Size) | ||||||||
9 | うまぴょい伝説 (Game Size) |
|
跳舞城的声优篠田南在5th EVENT ARENA TOUR GO BEYOND -GAZE-的Making中提到,跳舞城的角色曲是一首“大乐队(Big Band)”或者是“洛卡比里(Rockabilly)”风格的乐曲。
“大乐队”风格 :或译作“大乐团”风格,是爵士乐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成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流行于30年代至50年代末的摇摆世代(Swing Era)。传统的“大乐队”通常有10至25位乐手构成爵士乐团,以小号、长号和萨克斯作为主导乐器,配合鲜明的鼓点或贝斯等节奏乐器辅助。乐曲以一些乐段及和弦结构重复数次为核心,在第一次副歌之后通常接着变奏、齐奏、展开副歌甚至即兴乐段作为展开。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摇摆乐兴盛之后,“大乐队”中的弦乐角色基本消失了,铜管乐器(小号,萨克斯等)成为了乐团演奏的主角。在摇摆乐不停的发展中,出现了比如强调节奏变换浪漫不羁的“毕-波普(Bebop)”风格、以流行乐为中心悠扬舒缓的“甜美爵士”、长于演奏沉郁黯淡的“冷漠爵士”等等很多流派,当然不变的是它们中的大多数(尤其以毕-波普为首的)都凭借着舞曲曲调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的特点,有着很强的艺术性和煽动性,让人们不禁会随着乐曲的节奏和韵律,摇摆着身体翩翩起舞。 “洛卡比里”风格 :作为紧跟着摇摆世代,继承了大乐队兴盛的音乐类型,它以乡村音乐为主干,融合了蓝调、Boogie Woogie、Gosbell等多样的音乐风格。在“猫王”埃尔维斯出道之后,这种风格伴随着猫王的影响力火遍了美国和欧洲,甚至大洋彼岸的日本。而在20世纪80年代,洛卡比里风格迎来了一次“复活”,乐曲中新兴的朋克成分大大增加,也因此有人称之为“新 洛卡比里(Neo Rockabilly)”。
跳舞城的声优篠田南幼年时在新加坡生活,是不折不扣的“归国子女”,英文十分流利。不过,为了更加契合角色从美国来到日本特雷森的设定、以及原型马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史实,篠田南在演绎角色和演唱角色曲时特别将自己平时英语口语中英式发音的习惯,调整为了更具有美国中北部口音特点的模式。日式英语害人不浅啊!
篠田南原本是以音乐剧演员/迪士尼乐园舞者为目标自幼学习爵士舞等舞蹈,但由于身高而在职业上有诸多限制,最终选择了与外观无关且可以有各种表现的声优作为职业。在成为声优多年之后,因为舞蹈与角色和表演结缘,又恰恰是在最喜欢的大乐队风格的乐曲中跳最擅长的摇摆爵士风格的舞蹈,珍藏在心中的儿时梦想终于实现。篠田南在演出的Making以及SNS上多次表达“因身材限制而放弃的职业舞者梦想”、“在大舞台上跳爵士舞的梦想”终于成真,不得不说是非常非常“浪漫”的一段旅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