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怪(英语:stitches)是一个网络流行语。
“缝合怪”这个称呼可追溯的最早来源是暴雪开发的游戏《魔兽世界》中的一类亡灵,它们的特征是身体由大量尸体缝合而成,在同为暴雪出品的《风暴英雄》中缝合怪亦有作为英雄登场。
随着缝合怪这一称呼出圈,其也被用来指代一些ACG作品或神话传说中身体同样由不同事物拼接而成的生物,典例如奇美拉、科学怪人等。
后来在网上被用来指代一些抄袭作品——几乎没有自己原创的部分,都是东抄抄,西补补,就像缝合怪一样怪异而令人不适。
在其他领域,“缝合怪”一词还经常被用来指代其他东西。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东拼西凑的“缝合”。不是说缝合怪就不能出精品或者一定涉嫌抄袭侵权,但缝合这个操作本身一般而言在观感上就落了下乘。
取自现实中美团推出的“拼好饭”业务,该业务能够帮助在同一商家下单且地址相近/相同的用户拼团购买外卖,优点是价格低廉且节省配送运力,缺点是食品安全问题难以保障,该业务至今饱受争议。
由于“拼好饭”的争议性,加上该称呼与“缝合怪”存在相似之处,因此“拼好o”也常被用来指代一些和缝合怪一样拼合感特别严重的事物,如“拼好片”“拼好人”“拼好龙”等。
魔怔缝合是21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弹幕、评论区的用语。
受到对现实历史/新闻事件的解构性(甚至带有“历史修正主义/否定主义/虚无主义”等争议甚至有害倾向的)解读,以及《钢铁雄心》系列、《第五共和国》等对政治事件进行描述的ACGN等流行文艺作品影响,部分网络小鬼、“魔怔人”将其中提及的部分意识形态当做时尚单品传播,甚至滥用这些作品中具有敏感性的内容作为梗或亚文化符号,导致相关内容被各主要网站平台限制。
一方面,为规避审核,或基于相关亚文化出圈(甚至“dssq”)后部分魔怔程度较低的人士试图消解相关梗/符号敏感性甚至将其娱乐化的努力,一些此类敏感梗寄生于常见的ACG等流行文艺作品和网络文化中(如使用《第五共和国》的叙事模式剪辑一般文艺作品或现实事件相关视频),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二次创作。部分知晓此类创作蕴含的敏感亚文化符号的观众在看到这类创作时,会在视频弹幕、评论区发表类似如下格式的感慨:
我的兴趣爱好真广泛(高情商)
我是有多魔怔缝合才会看到这种内容(低情商)
受上述格式影响,“兴趣爱好广泛”成了对通晓相关敏感亚文化的人士的调侃;而“魔怔缝合”也成了对缝合敏感亚文化符号和一般流行内容的创作行为以及相关作品的别称。
另一方面,有些更魔怔的小鬼真的将多个敏感亚文化“缝合”了起来,以自己知晓多种敏感观点(甚至将它们“融会贯通”成新的边缘敏感观点)而自豪,这类思想在汉语地区也被叫做“魔怔缝合”(一般更常写作为“缝合魔怔”),即英语地区所谓“沙拉吧极端主义/意识形态”(英语:salad bar extremism/ideologies)。实际上上文提到的“我是有多魔怔缝合才会看到这种内容”中的“魔怔缝合”,其来源就是“沙拉吧极端主义/意识形态”,只不过“缝合”或者“沙拉吧”的不是多个敏感亚文化,而是敏感亚文化的部分梗等符号和一般流行文艺作品、现实新闻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