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box3
| tabs =
| image = Noa_Cosplay_WhiteLily.png
| alt =
|-横栏1 :: 基本资料
| 活动名称 :: Cosplay(コスチューム·プレイ)
| 活动别名 :: costume play、角色扮演(角演)、cos、余弦玩、余弦游戏、换装游戏[1]
| 活动种类 :: ACG次文化活动、御宅活动
| 常见举办地 :: 根据活动而定
| 相关作品 :: 《现视研》《幸运星》《俺妹》等
| 相关活动 :: 漫展、同人展、Comic Market
|}
Cosplay(日语:コスチューム·プレイ,和制英语:costume play,简称コスプレ/Cosplay),一种扮演虚构角色的表演艺术,是ACG领域的一种重要文化活动。
Cosplay一词的起源被认为是在日本动画家高桥伸之在1984年洛杉矶世界科幻年会上提出的,指代一种通过着装、妆容、行为表演等方法扮演成特定虚构角色进行表演或活动的行为。
狭义上的Cosplay指ACG文化内对动画、漫画、游戏等ACG作品中角色及团体的扮演,有时也会包含对自设或某一角色衍生形象(如拟人化等)的扮演。
广义上的Cosplay可以衍生至对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人物的扮演,如戏剧、祭祀等需要装扮成特定角色进行表演的活动也可以算作是广义上的Cosplay,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扮演成喜欢的二次元角色能够让扮演者收获到“成为”喜欢的角色的快感,在进行Cosplay准备和后期的阶段也能享受到手工制作的喜悦,而对于观看者而言,在三次元见到喜爱的二次元角色同样是一种来之不易的机会。
基于以上方面,一些ACG相关厂商会邀请专业Coser对旗下产品中的人物进行Cosplay以吸引顾客并扩大影响力,展现出Cosplay在商业上的巨大价值。
圈内许多与Cosplay相似但与ACG文化并未彻底关联的服饰文化时常被误认为是Cosplay文化的一部分,如JK、洛丽塔等。事实上,JK、洛丽塔等服饰文化虽然与Cosplay存在一些交集(如被Cos的角色本身身着特定类型的服装或拥有对应服装的萌属性等),但并不符合“扮演成特定角色”这一条件,因此不该被算作Cosplay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一部分Cosplayer在进行Cosplay时会在造型、行为等方面使用与角色关系甚少甚至没有关系的设定,或是使用并未被大众认可的二设形象进行Cosplay,被部分人批评为O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