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本条目☆Kira~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
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
Wiki入门或
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 “ |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
” |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
|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
 爱因斯坦1921年在维也纳的讲座上的照片 |
| 本名 | Albert Einstein |
| 昵称 | 现代物理学之父 |
| 性别 | 男 |
| 国籍 | 德国[2]、无国籍[3]、瑞士[4]、奥匈帝国[5]、美国[6] |
| 籍贯 | 德国 |
| 出生 | 1879年3月14日 |
| 逝世 | 1955年4月18日 |
| 年龄 | 76岁(享年) |
| 职业 | 科学家(理论物理学家) |
| 所属团体 |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
| 活跃年代 | 二十世纪前半世纪 |
| 相关人士 | 玻尔、牛顿 |
| 代表作品 |
|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7]等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著名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因创立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的相对论而享誉世界。他创立的相对论颠覆了传统时空观,卓越的科学成就使“爱因斯坦”成为“天才”的代名词。
生平
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尔姆,1896年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学习物理,1901年在苏黎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02年,爱因斯坦成为伯尔尼瑞士专利局的助理鉴定员,1903年成为正式职员(三级),1906年升为二级技术员,1907年升为一级技术员。
1908年,爱因斯坦被伯尔尼大学聘为讲师,1909年成为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辞去专利局工作。
1911年,爱因斯坦转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教授,1912年回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
1914年,爱因斯坦回到德国担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随后当选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16年获选德国物理学会会长。
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预言光经过太阳引力场时会被弯曲。1919年爱丁顿的日食观测结果证实了该预言,世界众多新闻媒体以头版报导这一结果,爱因斯坦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物理学家。
1922年,爱因斯坦由于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8]获得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9]。
1933年,反犹的纳粹党上台,爱因斯坦放弃德国国籍,随后定居美国,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常驻教授。
爱因斯坦是和平主义者。二战期间为避免纳粹德国抢先造出原子弹,爱因斯坦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美国研发原子弹,促使美国开展“曼哈顿计划”。晚年,爱因斯坦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去世,享年76岁。
学术成就
爱因斯坦最大的学术成就是开创了相对论,同时是旧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但后来反对玻尔等人提出的量子力学[10]。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关于光电效应、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质量和能量关系的四篇论文,在物理学四个不同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这年后来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爱因斯坦的主要学术成就包括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提出光子
[11]、波粒二象性
[11]、质能方程$E=mc^2$、预言引力波、解释布朗运动等。
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以光速不变原理[12]和狭义相对性原理[13]为基本原理,推导出狭义相对论体系,把时间和空间统一成了时空,发现了物体在近光速运动时遵循的物理规律,解决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与牛顿力学之间的矛盾,建立起相对论力学。
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以等效原理[14]和广义相对性原理[15]为基本原理,推导出爱因斯坦场方程,把万有引力解释为质量和能量对时空的弯曲和物体在弯曲时空中沿测地线运动的表现,即惠勒所说“时空告诉物体如何运动,物体告诉时空如何弯曲”,发现了物体在强引力场运动时遵循的物理规律,彻底颠覆了传统时空观,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爱因斯坦与ACGN
“爱因斯坦”作为“天才”的象征,许多ACGN作品中有以其为原型的登场角色或neta。这些原型或neta多与核物理与时间旅行有关。
最广为人知是一点是,由于爱因斯坦在光、时空方面的学术成果,许多作品中的相关设定都会提及爱因斯坦及其理论,包括大量ACGN作品。
此外,爱因斯坦晚年独特的发型和额头的皱纹,也成为人们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之一,许多ACGN角色都有类似的形象。例如,在《星球大战系列》中,尤达的形象就模仿自爱因斯坦,给人睿智的印象。
以爱因斯坦为原型或名字的角色
与爱因斯坦有关的作品
与爱因斯坦有关的neta
- 《命运石之门》(Steins;Gate, シュタインズ·ゲート)的标题取自爱因斯坦(Einstein,アインシュタイン),故事中也涉及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普朗克开创的量子论等物理学要素;此外,《科学冒险系列》中认为爱因斯坦是giga-lo-maniac,即妄想现实化能力者;
-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中路伊·阿尔尼普进食菜月昴的记忆后得到了自己过去从未接受过的词汇“悖论、薛定谔、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尼可拉”等,对全新的价值观感到兴奋;
- 《舒克贝塔历险记》中,舒克和贝塔在燕妮家的别墅中碰见了一群当年爱因斯坦家老鼠的后裔,个个都聪明得逆天;
- 动画《瑞克和莫蒂》中,四维生物误把爱因斯坦认作了长得很像的试图逃避时间监狱的瑞克,把他打得鼻青脸肿;
- 动画《Code Lyoko》的登场角色天才学生Jeremie Belpois,绰号“爱因斯坦”,精通物理学;
- 动画《星际牛仔》的登场角色艾因(Ein, アイン)一只狗(柯基),名字“Ein”在德语里是“一”的意思,同时也neta了爱因斯坦(Einstein);
- 游戏《少女前线》的作战类成就“只有神才不掷骰子”neta自爱因斯坦的名言[10];
- 《美少女战士》中水野亚美的偶像是爱因斯坦;
- 《战斗陀螺》中教授的陀螺型号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MS;
- 《石纪元》中主角石神千空的衣服上有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 游戏《元气骑士》中“聚爆”的配语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 《三体Ⅱ:黑暗森林》中,丁仪在随考察队触发考察水滴前,对水滴的完美感到不安。他两手又乱舞起来,头发在舰队的光芒中发出白光,请求出发后让量子号进入深海状态。此时正像一上舰时就有人发现的那样,他真的很像爱因斯坦。
- 《贾法尔漫游记》中,拉菲卡的两个魔学技能的名称分别为“广义相对论”与“狭义相对论”,技能分别描述为“使用与光相关的魔学理论攻击”和“使用与重力相关的魔学理论攻击”。作品中亦有其他事物或设定neta或致敬了爱因斯坦。
(太多了)
迷因
专利局技术员
爱因斯坦在1902年起的七年间在专利局担任技术员,负责电磁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而“爱因斯坦奇迹年”四篇划时代的论文就在这一时期发表。从此,专利局技术员成为与扫地僧一样的存在。
在1951年的72岁生日聚会上,爱因斯坦面对记者的拍摄,用俏皮的吐舌头代替笑容。该照片成为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一张形象符号,都年过古稀了还不忘卖萌, 现已成为最经典、最流行的鬼脸之一。一些作品中也会出现相关neta。
- 《石纪元》中主角石神千空模仿爱因斯坦这一著名照片,拍出石纪元第一张照片。
- 《刺客伍六七》中的科技发达的“斯坦国”的标志就是吐舌头的爱因斯坦。
-
爱因斯坦在72岁生日上的照片
-
模仿爱因斯坦的千空(注意千空衣服上的方程)
你和oo讲科学
- 参见:牛顿死得早
在游戏社区中常有使用爱因斯坦吐槽某游戏不科学的视频,常与牛顿一起出现。
其它相关
- 爱因斯坦赤道————科幻小说《朝闻道》中的粒子加速器,同时也是小说第一章的章节名,也是台湾天海文化出版的刘慈欣作品集的书名。
- 爱因斯坦和光线娘的赛跑————爱因斯坦有名的思想实验之一。
- 爱玻罗悖论————爱因斯坦有名的思想实验之一,直指“量子纠缠”,悬在量子力学头顶数十年,最终以“贝尔不等式”的不成立而终结。
- 锿娘————化学元素锿的拟人化萌娘,“锿”(Einsteinium)以“爱因斯坦”(Einstein)命名。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研究原子弹这种具有毁灭性武器的观点总是会想到,如果它的威力过猛,他还不如当钟表匠。与这一部分有关的台词是:“如果早知道的话,我还不如当钟表匠。”
| ACGN等常用的神话、传说、宗教、历史人物素材的原型 |
|---|
| 神话·传说·宗教 |
|---|
| | 并称 | | | | 天启宗教 | | | | 中国神话和民间信仰 | | | | 日本神话和民间信仰 | | | | 南亚神话和宗教 | | | | 希腊-罗马神话 | | | | 北欧神话 | | | | 斯拉夫神话 | | | | 北非神话和宗教 | |
| | |
|
| 物理相关条目 |
|---|
| | 物理萌化 | | | | ACGN中的物理要素 | | 物理要素总览列表 | | | | 物理相关歌曲 | | | | 物理相关作品 | | | | 物理相关角色 | | | | 物理相关萌属性 | | | | 物理相关用语/memes | |
|
|
注释
- ↑ 《论科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 第284页.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 ↑ 1879–1896(德意志帝国符腾堡王国),1914-1918(德意志帝国普鲁士王国),1918-1933(德意志国)
- ↑ 1896–1901
- ↑ 1901–1955
- ↑ 1911–1912
- ↑ 1940–1955
- ↑ 在这篇论文中狭义相对论首次被提出
- ↑ 在瑞典科学院的公告中并未提及相对论,因当时相对论被认为仍存在争议
- ↑ 当时爱因斯坦赴日讲学途径上海,代为领奖的是德国驻瑞典大使,他本人在中国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
- ↑ 10.0 10.1 “上帝不掷骰子()”
- ↑ 11.0 11.1 属于量子论范畴
- ↑ 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下都是一个恒定的常数
- ↑ 物理定律在一切惯性系中具有相同表达形式
- ↑ 由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对应非惯性系)和由物体产生的万有引力(对应引力场)在局部区域内无法通过任何手段分辨
- ↑ 物理定律在一切参考系中具有相同表达形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