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支祁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个人物,可能是孙悟空的原型之一。
或称“支无祁”、“无支奇”、“巫支祁”等。

无支祁外形像猿猴或猕猴,身形高大、身体呈青色,头部为白色,力气巨大得可超过九头大象、法力高强,行动迅速敏捷。无支祁总体上是一个反面形象,被视为一个怪物或者一个作恶的水神,传说中它在淮水等地兴风作浪。
大禹治水时也曾遭到了无支祁的阻挠,导致淮水、涡水一带的水患始终无法解决,而大禹使劲了浑身解数、各种手段,始终对无支祁无可奈何。
后来,大禹请来了应龙下凡,才制服了无支祁,将其镇压在龟山之下,由此大禹才得以根治淮涡水患。
无支祁早期只在民间口口相传,而现今最早的书面记载见于出自先秦时期的佚名书籍《禹王锁蛟》 曰:“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
后来,唐代李肇的《唐国史补》又有记载:“楚州有渔人,忽于淮中钓得古铁锁,挽之不绝,以告官。刺史李阳大集人力引之。锁穷,有青猕猴跃出水,复没而逝。”
唐代传奇《岳渎经》也有讲述关于大禹治水时遭遇无支祁的故事:“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搜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隔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章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木魅、水灵、山妖、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千载,庚辰以战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后,皆图此形者,免淮涛风雨之难。”
无支祁与后世的孙悟空形象相似,且其一番大闹淮涡后被镇压在龟山下,也与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镇压在五行山下的遭遇相似,基于种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无支祁为孙悟空的原型之一。
在部分ACGN作品中,特别是以中国神话传说为背景的作品中,有无支祁为原型的角色登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