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乳名华姑,赐号武媚,称制后改名武曌,尊号则天大圣皇帝[1],谥号则天顺圣皇后[1],山西文水人,唐朝政治家,武周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女太上皇。
父亲是唐朝开国勋旧,外祖父是隋朝宗室,14岁时入宫为五品才人。649年,因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依例出家,此前便与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
651年,在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服满还俗,被纳入后宫,之后诞下长子李弘。652年,封为昭仪,在后宫斗争中击败了王皇后与萧淑妃,于三年后被立为皇后,与李治并为二圣。两人共生有四子两女。从660年开始,因李治患病而长期临朝。
683年,在李治驾崩后以皇太后身份称制。此后接连废黜其两子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于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在位十五年。705年,在神龙政变中被迫禅位李显,为太上皇,于同年底逝世。
武则天逝世后仅留无字碑。一方面,其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建设水利土木,稳定边疆形势;另一方面,其重用酷吏,频繁造字改元,违背封建礼教。后世评价迥异,难以盖棺论定。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正史承认的女皇帝,因此在流行文化(包括ACG作品)中得到较多的关注。而她本人及所处的时代被许多作品所借鉴,并化用作设定,且不限于唐朝-武周时期背景,其艺术形象通常体现了聪慧、强势等特点。
|
![]() 维基百科 提示您 | 关于武则天, 在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 有相关条目。 请参阅:武则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