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七王是恶魔学发展过程中用于匹配七宗罪的恶魔名录。其名单有两个版本。
起源
15世纪时出版的古英语书籍《光灯笼》(The lanterne of liȝt)部分篇章是已知最早涉及对应七宗罪的恶魔名录,顺序为教皇额我略一世的版本:
- 路西法:傲慢
- 别西卜:嫉妒
- 撒旦:愤怒
- 亚巴顿:懒惰
- 玛门:贪婪
- 贝尔菲格:暴食
- 阿斯莫德:色欲
16世纪时,彼得·宾斯菲尔德在著作《论恶人与巫师的忏悔》(Treatise on Confessions by Evildoers and Witches)提出了名为“地狱王爵”(the Princes of Hell)的概念,重新编排了一个版本的七宗罪恶魔名录:
- 路西法:傲慢
- 玛门:贪婪
- 阿斯莫德:色欲
- 利维坦:嫉妒
- 别西卜:暴食
- 撒旦:愤怒
- 贝尔菲格:怠惰
和较早版本相比,路西法(傲慢)、玛门(贪婪)、阿斯莫德(色欲)不变动,其余对应关系全部重编,且剔除亚巴顿替换为利维坦,顺序不同于额我略一世版。宾斯菲尔德版“地狱王爵”是现今被引用最广泛的版本。
在ACGN作品中的地狱七王
在ACGN作品中,地狱七王往往并非原版恶魔名录提及的王爵(Princes),而是君主、魔王等身份。也有作品会更改其中一部分或者直接借用地狱七王的概念而舍弃七宗罪的部分:
- 鸭志田卓/阿斯摩太(Asmodeus):色欲(Lust)
- 斑目一流斋/阿撒兹勒(Azazel):虚荣(Vanity)
- 金城润矢/巴尔(Bael):暴食(Gluttony)
- 认知中的一色若叶/斯芬克斯(Sphinx):愤怒(Wrath)
- 奥村邦和/玛门(Mammon):贪婪(Greed)
- 新岛冴/利维坦(Leviathan):嫉妒(Envy)
- 狮童正义/萨迈尔(Samael):傲慢(Pride)
- 东京人民/印象空间深处的圣杯:怠惰(Sloth)
- 亚尔达拜特(Yaldabaoth)和撒旦耶尔(Satanael):全部七宗罪
- 丸喜拓人/阿撒托斯(Azathoth):忧郁(Sorrow)
| ACGN等常用的神话、传说、宗教、历史人物素材的原型 |
|---|
| 神话·传说·宗教 |
|---|
| | 并称 | | | | 天启宗教 | | | | 中国神话和民间信仰 | | | | 日本神话和民间信仰 | | | | 南亚神话和宗教 | | | | 希腊-罗马神话 | | | | 北欧神话 | | | | 斯拉夫神话 | | | | 北非神话和宗教 | |
| | |
|
注释与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