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绍的是昆虫纲鞘翅目萤科生物“萤火虫”及其艺术形象。
萤火虫(昆虫)
三次元本体1

现实中的萤火虫(发光)
三次元本体2

现实中的萤火虫(全貌)
生物学分类
萤火虫(英语:firefly;日语:蛍()/火垂る()/ホタル)是昆虫纲鞘翅目萤科的一类动物。
在ACGN作品中,萤火虫以及以萤火虫为原型的形象时有登场。
简介
萤火虫
萤火虫是对六足亚门昆虫纲鞘翅目萤科动物的通称。(注意:同属花萤总科的红萤科、花萤科一般不视为萤火虫,也无发光器。)
全世界总共有约2000种萤火虫。萤火虫属于甲虫,身体扁平,细长呈椭圆形;有两对翅,前翅为甲壳状,起保护作用,覆盖身体和后翅;而后翅则是飞行用,在飞行时高速扇动;头上的触角有11节。与其他甲虫一样,萤火虫的也是一生中经历“卵→幼虫→蛹→成虫”的完全变态生物。
萤火虫的显著特征是尾部可以发光(也有的种类不发光),这是由于它们腹部最末端几节(雄性2节;雌性1-3节)内有磷化物发光质,经发光酵素作用,可以发出黄绿色冷光。而光信号的闪烁频率、强度等可能可用于同类间传递信号。
萤火虫为杂食昆虫,幼虫多捕食各种小型软体动物(如蛞蝓、蜗牛)或环节动物(如蚯蚓),成虫则以花粉、花蜜、植物汁液等为食。
萤火虫主要分布于除了南极洲外的各大洲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栖息于水边或者潮湿地带,基本为夜行性动物。
萤火虫与人类文化
- 萤火虫夜间飞舞发光的场景很具有观赏性,赏萤是人类的休闲活动。
- 部分人类将萤火虫作为宠物饲养。
- 中国古代典故“囊萤”的故事,晋代车胤晚上捕捉萤火虫,装在袋子里,利用萤光,刻苦读书。
- 萤火虫经常被视为夏天的代表生物()。常成为文学、画作等创作题材。
- 由于人类导致的坏境破坏、污染、杀虫剂滥用等原因,萤火虫的生存受到一定威胁。
《萤火虫之墓》中萤火虫飞舞的场景。
ACGN作品中登场的萤火虫
- 关于萌百中的萤火虫类角色见分类:萤火虫。
生物萤火虫
(待补充)
人格化萤火虫
(待补充)
ACGN作品中的萤火虫相关事物
ACG作品登场的各种生物 |
---|
| | | 现实动物(真核域动物界) |
---|
| 脊索动物门 | | | 无脊椎动物 | 节肢动物门 | | | 软体动物门 | | | 环节动物门 | | | 多孔动物门 | | | 刺胞动物门 | | | 棘皮动物门 | |
|
|
| | | | 现实其他生物(古菌域、细菌域、真核域原生生物界/真菌界、非细胞生物) |
---|
| |
| | | | |
|
外部链接
- ↑ 注意:这里的萤火虫原文“glow worm”,泛指一切会发光的虫子,和狭义的萤火虫firefly不能完全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