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垂るの墓 萤火虫之墓 | |
| 原名 | 火垂るの墓 |
| 常用译名 | 萤火虫之墓 火垂之墓 |
| 作者 | 野坂昭如 |
| 地区 | 日本 |
| 出版社 | 文艺春秋 |
| 发表期间 | 1967年10月 |
| 册数 | 1968年文艺春秋(初版) 1972、1988年新潮社(再版) 1978年成濑书房(再版) 2006年Poplar Publishing(再版) |
| “ | 4歳と14歳で、生きようと思った | ” |
《萤火虫之墓》(日语:火垂るの墓)是由野坂昭如创作的一部小说,并有剧场版动画、电视剧、真人版电影等衍生作品。
1967年,野坂昭如以自身在二次大战的体验为题材,创作出带有半自传性质的小说。
曾获1967年下半期的第58届直木赏。
2005年及2008年改编成电视单元剧版及真人电影。
在二战结束后、三之宫站有一名虚弱死去的少年,
在车站人员将少年的尸体挪开时,发现他身上藏有一罐生锈开不了的糖果罐。
对糖果罐不感兴趣的站员将它扔到地上时、罐头开口撒出白色粉末,即为少年先前死去的妹妹所烧出的骨灰。
之后以倒叙的方式开始描述先前少年与他妹妹在躲避神户大空袭时,所面临的种种一切。
1988年由吉卜力工作室的高畑勋执导改编为动画电影。
| 火垂るの墓 萤火虫之墓 | |
| 原名 | 火垂るの墓 |
| 常用译名 | 萤火虫之墓 |
| 导演 | 高畑勋 |
| 编剧 | 高畑勋 |
| 原著 | 野坂昭如 |
| 音乐 | 间宫芳生 |
| 制作公司 | 吉卜力工作室 |
| 发行商 | 东宝 |
| 片长 | 89分钟 |
| 产地 | 日本 |
| 上映信息 | |
|
日本:1988年4月16日 | |
在清太兄妹上火车时被转化为远处战火映下的红光,这正暗示着神户空袭枪林弹雨的情景。
昭和20年(1945年)9月21日深夜,神户市三之宫站,14岁衣衫褴褛的清太被清洁员工发现坐在柱旁一角饿毙(战事结束前因物资短缺,车站内经常有人饿死),而清太红色的灵魂在远处目视著;员工在其身上寻找,看看有否值钱之物,发现身旁有个水果糖铁罐(里面有妹妹节子的骨灰)觉得没用便使劲抛到旁边草丛,这引起一群萤火虫飞舞,萤光围绕著死去的清太与节子,清太捡起草丛中的水果糖罐,故事亦由此开始,引领我们回到1944那一年......
插曲(IN)
※100多年前的美国民谣,动画采用为义大利女高音歌手Amelita Galli-Curci翻唱的版本
1988年
| |||||||||||||||||||||||||||||
| ||||||||||||||||||||||||
" srcset="
800w,
1024w,
1280w,
1366w,
1400w,
1440w,
1600w,
1680w,
" style="position:fixed;top:0;width:100%;height:100%;object-fit:cover;object-position: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