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军事类条目☆Huu~Ah\(^O^)/ 萌娘百科军事相关条目正在建设中,欢迎有编辑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历史军事原型编辑组编辑群:
1035855750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
编辑本条目 。编辑前请阅读
Wiki入门 或
条目编辑规范 ,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基本资料
萌属性名称
汉:机关枪/机枪/机关铳/狼基铳/狼机铳 英:Machine Gun 德:Maschinegewehr 俄:Пулемёт 日:機関銃/機銃 ( きかんじゅう/きじゅう ) /マシンガン 韩:機關銃/機銃 ( 기관총/기총 )
萌属性类别
武器道具
典型角色
晓美焰 、黑岩射手
相关萌属性
枪械 、弹链 、怪力 、暴力
拥有此特征的角色
“
Holddown, mate, HOLDDOWN! It's a Machine Gun! MACHINE GUN!
”
——一次军事训练中美军对拿着M2HB点射的德军提醒道
机枪( Machine Gun ) 是一种常见的轻兵器。
概述
广义上的机枪,或者说技术层面意义上的机枪,指的是一切类型的可以连发的身管武器。而狭义上或战术意义上的机枪,指的是一类压制性的连发身管武器,主要作用是为步兵等脆弱单位打掩护、防守阵地和载具,和对敌方实施压制等。而在空战和防空任务中,机枪也是必备装备——导弹 出现之前,几乎没人能不用弹幕就击落敌机。总的来说是一种火力凶猛、可长时间投射火力的一类自动武器。
和所有枪械一样,机枪遵守20毫米枪炮分水岭 的原则。因此一些其他的类似的但口径超20毫米的武器,如榴弹机枪 ,它只是叫这个名字而已,本质上是榴弹发射器 而不是枪 ,不妨把它归类为一种特殊的炮。
现代人通常觉得使用弹链或弹鼓等大容量供弹具 是机枪与冲锋枪、自动步枪等其他自动武器之间的最大差异。这个观点放在冷战/后冷战时代还算靠谱,但在这之前就不太合适了。在冷战以前,因为拉大栓才是轻步兵的主旋律,所以哪怕弹容只有20发弹匣的捷克式轻机枪,也足已完成火力压制任务。再者机枪还有一个关键指标——散热。虽然自动步枪可以连发,但它们缺乏散热设计——快换枪管、散热片或加重枪管。这也是为什么从技术上讲,绍沙轻机枪和勃朗宁自动步枪(BAR)一样不太能算正统的轻机枪——它们只不过是被裹挟进历史浪潮、临危受命成为轻机枪的自动步枪。当然,不论如何,使用弹链供弹的一定是机枪——毕竟机枪以外的枪械都没有那么大的弹药需求;另一方面,冷战爆发以来有一些轻机枪重回重管自动步枪的设计理念,比如RPK、95班机这些弹匣枪,用来承担一些不那么重的压制任务,甚至是客串DMR ,因此在讨论这些轻机枪的时候也会把它们特意区分讨论。
从历史角度看,机枪的历史其实也就是自动武器或者连发武器的历史。机枪与手枪 联姻便诞生了冲锋枪 ;而机枪与步枪 联姻又造就了自动步枪以及突击步枪 。
步兵机枪
就步兵机枪的分类而言,中国军事术语和北约军事术语存在一定差异,下面详解。
关于机枪定义的一张简图。上半部分为中国和原华约国家倾向使用的定义方式,下半部分是北约国家倾向使用的定义方式。
轻机枪( Light machine gun )
使用弹链供弹的米尼米机枪
使用弹匣或弹鼓供弹的RPK机枪
简记为LMG ,是相较于通用机枪轻型的一种机枪,可以由一个士兵所操作使用,由于轻机枪一般装备到步兵分队或步兵班,有些国家军队定位为班用机枪。一般用两脚架支撑进行依托射击,也可以端在手里射击,其重量在5至10公斤左右。作为单兵轻武器中最具杀伤力和威胁力的存在,其强大的作战能力被很多人所嫉妒,也因此机枪手或自动步枪手经常会成为敌人的针对目标。
早期轻机枪是由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重管自动步枪发展而来,主要是因为早期的自动步枪使用当时手动步枪和中型机枪相同的弹药,并且有厚重和长大的枪管,适合高精度和较长时间的连射。典型例子包括麦德森轻机枪、刘易斯机枪、捷克式轻机枪和布伦轻机枪。
绝大数现代班用机枪使用和突击步枪一样的中间威力弹药,分为两大类别:
轻型支援武器 (L ight S upport W eapon,LSW ),为突击步枪专门用于火力支援的变体型号,提高了些许射速、射程和精准度。它们一般使用扩容弹匣或弹鼓供弹,比SAW轻巧且换弹速度更快,且包括供弹具在内的大部分零件和原型突击步枪通用,但火力持续性不如SAW且无法快速更换枪管,典型例子包括RPK(AK的变体)、QBB-95(QBZ-95的变体)和M27 IAR(HK416的变体)。
班用自动武器 (S quad A utomatic W eapon,SAW 锯子 ),由通用机枪演变而来,有专门的自动结构和散热装置,且使用弹链供弹(尽管部分SAW的双向供弹系统使得紧急情况下也可以插突击步枪的弹匣),一般被北约阵营认定为"真正的机枪"。它们有着凶猛的火力且可以快速更换枪管,但并没有LSW那么便携且换弹速度较慢,典型例子包括M249、MG4和内格夫。
通用机枪( General-purpose machine gun )
二战德军使用的MG42
简记为GPMG ,旧称轻重两用机枪。它既可以装配两脚架作为轻机枪使用,也可以放在三脚架上充当重机枪使用,比老旧的中型机枪更灵活更轻便,更有利于提高步兵的机动性。
一般认为最早具备通用机枪性质的武器是一战时代出现在丹麦的麦德森机枪 。这种武器可以装上轻便的两脚架作为轻机枪使用,也可以放在三脚架上充当重机枪使用,不过由于其供弹具是25/30/40发弹匣,弹容不如同时代主流的弹链供弹重机枪,火力持续性较弱,因此更多是被当做轻机枪看待。
间战期在德国出现了MG34通用机枪,它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型通用机枪。不像麦德森机枪,它可以用弹链或75发弹鼓供弹,作为重机枪使用时可以保证和重机枪相当的火力持续性。德国于二战期间基于MG34又研发了MG42,它具备高射速、高可靠度、低成本的优点,被认为是那个时代的机枪的巅峰之作之一,这种武器被德国人一直用到战后许多年,其北约口径改型MG3更是服役至今。到了冷战时代,通用机枪取代了中型机枪的位置,并成为世界范围的主流装备。
中型机枪( Medium Machine Gun )
一战时广泛装备的马克沁机枪
简记为MMG ,M2出现前曾称为重机枪,M2出现以后这些武器就被西方归类到中型机枪名下,而中国等部分国家则一直称呼这些武器为重机枪。
按照定义,中型机枪是指发射标准威力步枪弹,拥有紧密的支架结构以及冷却设备的重型支撑型防御武器。主要用于控制大片阵地,实施对敌方的火力压制,需要多人操作使用,一般有枪手一名和负责弹药供应和枪管散热的副手两名。当时“重机枪”中的“重”字是来体现重机枪的威力和控制范围,而非枪管口径。典型例子包括德国的MG08重机枪,英国的维克斯机枪和俄国的1910型重机枪(均为马克沁水冷机枪的变种),也包括苏联的SG-43和DS-39、法国的霍奇基斯1914型和日本的92式重机枪(均为风冷式机枪)。二战后逐渐被通用机枪取代,如今只能在某些落后或战乱地区找到这些武器。
重机枪( Heavy Machine Gun )
美军二战使用至今的M2重机枪
简记为HMG ,中国引进该类型武器时曾命名为大口径机枪,如今有时会称为高射机枪,或像西方一样称为重机枪。
它的始祖是由约翰·摩西·勃朗宁制造的M2勃朗宁机枪,口径为12.7毫米。重机枪在破坏力和移动能力上相对于使用步枪弹的中型机枪有了提高,并且被装备在车辆载具、飞机、建筑物和轻型工事内。
与中型机枪相比,新式重机枪具有前者无可匹敌的反装甲能力,在应对轻装甲目标和薄弱掩体时具有更优的杀伤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车辆载具、飞机和防御工事中广泛使用M2机枪;同样的,苏联也在广泛使用DShK重机枪(使用12.7×108弹药 )。相对地,德军的MG34及MG42两款通用机枪大规模的出现在欧洲战场,虽然它们对步兵的攻击十分有效,但其威力受制于其使用的步枪弹,缺乏像M2那样的反工事和反车辆的能力,这个弱点也在D日攻击以后的战役中体现了出来。
载具机枪
载具 有很大的冗余度,因此机枪的功能也显得非常易于区分。各国在载具机枪的分类方面没有太多异议。
《战争雷霆》苏系陆军防空车:嘎斯AAA/德仕卡。这辆车的高射机枪为一挺德仕卡大口径机枪。可以看出枪架还保留了作为步兵机枪使用的屁股垫。
高射机枪
最常见的载具机枪,除了作为轻量级要地防空武器,也可以安装在任何地面和水面载具上。这种机枪有着极高的回旋俯仰自由度,为了获得更高的射高会采用一些大口径子弹——也正因此高射机枪有时直接就是步兵机枪中的大口径机枪换个支架的产物。
回旋俯仰的自由代价就是射手缺乏防护。有条件的话会将高射机枪装入无人武器站,射手躲在载具防御之下远程控制、或交给AI操纵自动开火。典例如《无主之地 》中强盗厂 给爆改车装的车头盖高射机枪。
同轴机枪
也叫并列机枪。坦克 、步战车 配备的机枪,和其主炮平行地安装在炮塔之内,跟着主炮一起回旋俯仰。不过有些步战车主炮是轻型低压炮,此时同轴机枪会换成杀伤力更大的同轴机炮。
除了和车顶的高射机枪一齐作为清扫抵近轻步兵的副武器以节约炮弹以外,还经常作为主炮的弹道枪使用——在某个距离区间之内,同轴机枪取得命中则主炮亦能命中。
航向机枪
安装在各类车辆正前方、与之航向时刻保持一致的机枪。因为需要透过装甲的射击孔安装,航向机枪会破坏装甲结构。现已不在坦克上使用。
射孔机枪
给载具上开的可供乘员向外开火的小孔称之为射孔,则插入其中的机枪即是射孔机枪。这种机枪可以装在载具的四面八方,早期坦克如BT-5等连炮塔后方都有射孔机枪。现已不在坦克上使用×2。
航空机枪
安装在航空器上的机枪。使用方法决定了如何安装,如:
前射机枪——和航向机枪类似,一般安装在机头或机翼上。多为战斗机 的进攻武器。
侧射机枪——能够覆盖侧面的机枪,一般安在机身侧面,还可以用炮塔或射孔安装在背面、腹面和尾部。特别地,直升机 的侧射机枪一般直接从乘员舱开门架设,故也称“舱门机枪”。多为攻击机 和轰炸机 的防御武器。
在ACGN作品中的出现
不管是ACG还是电影还是其他文学作品里使用机枪的往往大多会是极其彪悍的角色,(偶尔也有萝莉使用以造成反差萌的形象),不过大多数是大姐头或是猛汉的形象(在20世纪80-90年代的电影里面经常会出现拿着机枪扫射敌人的壮汉形象),由于机枪的连续射击以及强大的火力压制,使用机枪的角色通常附有暴力 、强气 等属性。
许多游戏里,也会在地图上放置一些固定的机枪,相对于玩家自带的机枪火力要猛得多。任何玩家都可以操作,只不过不能搬走。比如《合金弹头 》第六关里,置于潜艇 上的机枪。
同时,机枪也是许多早期军用空基平台标配——在现实中,机枪战斗机一直到二战后才被机炮战斗机完全取代;各种直升机 直到现在也都有简单的舱门机枪;而两舷和头尾、腹背都有机枪的轰炸机 在活塞螺旋桨时代也是比比皆是。在战争主题游戏里,从直升机上用舱门机枪往地上“泼水”无疑是一大乐事。
历史名枪
加特林机枪、转膛机枪等外能源机枪,用斜体标出。
由于很多历史名枪会同时出现在多部作品中,所以如果没有复杂改动等特殊情况的话,我们将直接作简单标记。如:
此处不一一列举,您可以自行添加合适的标签。
此处仅列举几位具有本萌属性的
典型人物 作为示例。更多请查阅
分类:机枪 。
此处列表只是列举具有本萌属性的
几名 典型人物 (注) 作为示例。
如果你想查找更多具有本萌属性的人物,请查阅
分类:机枪 。
请不要向本列表大量添加、罗列人物。当列表中人物过多时,请不要继续添加新角色,而是仅在对应角色条目底部添加分类即可。
美国
手摇式的加特林机枪[ 1] 既然学医救不了人,那就让对方输得更惨一些吧(滑稽)[ 2]
西部 题材作品(如《荒野大镖客2 》)多见。
在《辐射 76 》作为一种重武器登场,和同时登场的电动加特林相比只能装50发子弹而且射速很慢。
《帝国时代Ⅲ 》:加特林机枪为革命单位。
勃朗宁M1895
勃朗宁M1917
勃朗宁自动步枪(【COD2✓】 、【CODWW2✓】 、【CODWAW✓】 、【BF1✓】 、【FH2✓】 、【红管2✓】 )
虽然名为“自动步枪”,但在二战中在老美步兵班组感人的火力下BAR的定位确实为班组支援火力武器,也就是轻机枪。
在《胜利之日:起源 》中,BAR(官译白朗宁自动步枪)作为同盟国美军支援兵标配主战武器出现,其可以在三连发模式和单发模式间切换,和轴心国德军的STG-44一样。在经典的胜利之日中,BAR拥有脚架,可以允许使用其的玩家放下脚架以降低后坐力,其相较于德军的STG-44,其弹匣只有20发弹容量,但是,BAR在换弹速度方面要胜德军的STG-44一筹。
M1918 ————《少女前线 》
勃朗宁M1919系列
在《胜利之日:起源 》中,M1919作为同盟国美军机枪手标配机枪出现,机枪射速高,且威力极大,但是,如果机枪手们不在沙包上或者趴下部署机枪脚架再开火,M1919机枪同样拥有极其恐怖的后坐力,且在不部署脚架的情况下使用M1919开火,将会降低枪手的体力。
与轴心国德军的MG42相比,M1919要多一个弹药箱,续航能力相对更强,但是其射速要输于轴心国的MG42。
《战舰少女 》中,作为美系舰娘的一个形象元素出现,如战舰少女:波特兰 。
M1919A4 ————《少女前线 》
勃朗宁.50口径重机枪(M2/M3系列)《战争雷霆》中的美系空军载具:A-36攻击机。其外挂已设置为2个双联M2机枪吊舱。 M2重机枪在《战舰少女》中的使用情况:战舰少女:密苏里 换装“清凉一夏”(战损CG)
基本算作M1917的大口径版本,美国人称“ma deuce”,意思是“第二个妈妈”。
《战争雷霆 》中,同盟国阵营的大多数战机都有装备航空型M2(与地面部队的HB型相比射速稍快),美系空军的初期喷气机使用的是M3机枪(单挺射速最高可达到1250rpm)。地面载具里其他国家的部分载具以及美系绝大多数载具则装备M2HB作为高射机枪。在1.0~1.7权重的陆战下,该武器对地面载具的毁伤效果尚可,足以戳穿该权重下一些轻坦的侧面/顶部装甲。(典例如M8“灰狗”装甲车,这款车的M2HB甚至比它的37mm炮还好用)
在《半衰期(半条命)系列 》中有外观非常类似的场景武器登场,弹药无限(毕竟1998年的游戏,机枪的模型就是几个长方体拼在一起再贴个纹理,能认个大概就感天动地了)
在《辐射76 》中M2HB作为一种重武器登场,拆除了支架改为提把,可以提在手里快乐地边走边射不穿动力甲就能拎起40多公斤的枪边跑边打的76超人 。但是作为平衡,M2的伤害值极低,甚至低于打556子弹的突击步枪。
《战舰少女 》中,作为美系舰娘的一个形象元素出现,如战舰少女:密苏里 。
《Victory Belles 》中M2作为枪炮装备出现
M2HB ————《少女前线 》
栗滨明美 ————《蔚蓝档案 》
M60通用机枪(【BF3✓】 、【BF4✓】 、【BFHL✓】 )
M134米尼冈(minigun迷你滚 )
《辐射系列 》旋转机枪的真实原形,还融合了取自M61加特林机炮的弹鼓和无链输弹系统。旋转机枪本是倾转旋翼机的舱门机枪,只不过战后都给拆了下来手提使用罢了。
十六夜野乃美 、丰见亚都梨 ————《蔚蓝档案 》
GAU-19 (【CODBO2✓】 )
LWMMG
苏联/俄罗斯
PM1910
施卡斯航空机枪
《战争雷霆 》苏系低权重空中载具的标志性装备,有着1850rpm的惊人射速,人送外号“苏维埃激光枪”。当然,7.62mm的口径导致其毁伤不足就是了。
别列津航空机枪(【从军✓】 、【BF2✓】 )
《战争雷霆 》苏系攻击机和轰炸机常用前射武器和自卫武器之一,作为一款12.7mm大口径机枪其因为配备了苏联特色的金属陶瓷核心穿燃弹,毁伤相当优秀,甚至诞生出了“苏系127mm航空舰炮”梗。
捷格加廖夫DP27
捷格加廖夫DP28
德什卡( ДШК ) 重机枪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RPD)
卡拉什尼科夫轻机枪(RPK)
卡拉什尼科夫PK系列
AEK-999
NSV
Kord重机枪
KPV《战争雷霆》苏系近岸海军123K型鱼雷艇上的一挺双联KPV。
发射14.5x114mm弹药,杀伤力可与西方国家的20mm厄利孔媲美。《战争雷霆》中,苏系陆军载具从冷战早期开始使用该枪,因为游戏还原了当时“装甲无用论”的历史性能,结果导致苏系复刻了初级房能用机枪干爆坦克的奇景。
德国
MG08/18(德版马克沁)
FG42
同上面BAR一样虽然是自动步枪但却作为支援武器用途,不过纳粹德国对这把枪的定位是伞兵用支援武器而非步兵班组支援武器。
在《胜利之日》中作为德军支援伞兵的标准配备武器登场,有带有瞄准镜的变种,得益于它的高伤害和高射速,它在近距离作战中可以快速的撕碎敌人,同样的,使用它的枪手可以在趴下或者在沙包边时放下它的脚架以降低后坐力。
它的瞄准镜变体取消了脚架,但是其的瞄具使得其可以打击远距离目标,但是在开镜状态下,它的射速会降低,兹以降低后坐力,同样的,它在近距离作战中可以以高伤害和高射速快速撕碎敌人。
FG42 ————《少女前线 》
MG34
在《胜利之日》中作为德军MG-34机枪手的标准配备武器登场,相较于MG-42,MG-34的载弹量和射速逊色于MG-42,但是它不会过热,同样的,如果使用MG-34的玩家不部署其脚架就开火的话,MG-34将会有十分恐怖的后坐力,MG-34有比MG-42多4个的额外弹鼓可供重新装填。
MG34 ————《少女前线 》
MG42
在《辐射 76 》中以“轻机枪”的名义登场,弹药改为美制的.308弹药。MG3:6
在《胜利之日:起源 》中作为德军MG-42机枪手(在经典的胜利之日中,轴心国还存在以更少的弹药和更慢的射速换取无过热机制的MG-43机枪手)的标准配备武器登场,高射速和高威力,与美军以及英军机枪手一样,若不在沙包或趴下并部署其脚架,后坐力同样恐怖,且持续开火将会导致枪管过热从而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继续开火。
与同盟国美军的M1919相比,轴心国德军的MG-42的射速要更快,但是其在没有队友提供的弹药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弹鼓可供重新装填,续航能力要比M1919更差,并且其的枪管过热机制使得其火力压制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刺客信条:大革命 》主线剧情中的一个Helix裂缝任务中,有这样一个桥段:二战期间,亚诺·多里安 在德占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上用MG42反击德军战斗机。事实上,这段剧情不属于大革命时期的亚诺的基因记忆,亚诺实际上并未真的穿越到二战演抗德神剧。
MG42 ————《少女前线 》
空崎阳奈 ————《蔚蓝档案 》
奥黛丽 ————《卡拉彼丘 》
MG151/15(一款口径15mm的航空/高射机枪;还有个变种叫MG151/20,那个口径20mm,算机炮)
MG3
MG4
MG5(【CODMW✓】 、【WF✓】 )
HK23
HK21
HK MG36
比利时
FN MAG及其衍生型号M240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 》中有登场
《战争前线》中有登场,原版仅能在初版新手教程中使用,圣诞版可以在每年圣诞节期间在商城限时出售,皇冠版本只能通过PVE模式获得的皇冠币在商城处购买。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 中的Bruen Mk9,真实型号为FN M249 SA
战地风云4 中的M249,真实型号为MK46 MOD0
英国
马克沁重机枪(其他国家地区所有马克沁的根源)
《战争雷霆》苏系第一辆防空车即为一辆嘎斯AAA卡车加装四联装马克沁,某种程度上,这是苏系“最纯粹的防空车”。
刘易斯《战舰少女》中的一款高射机枪,游戏称其为日本的12.7mm高射机枪,但实际上这个图标更像是7.7mm的日版刘易斯高射机枪。
刘易斯机枪的识别点是巨大的枪管散热筒,但这个结构只存在于其步兵机枪型号上。有些角色如《蔚蓝档案 》中的朝比奈菲娜 ,用的是刘易斯航空机枪,并没有这个结构。
《辐射4 》中的“巨型突击步枪”就是以刘易斯为原型。
刘易斯 ————《少女前线 》
布伦(捷克的ZB-33轻机枪的英国仿制改进版,民国时期也叫它“勃然”)
在《胜利之日》中作为英军机枪手的标准配备武器登场,相较于美军的M1919和德军的MG34与MG42,它在不架设脚架的情况下开火更容易控制后坐力,但是它的重新装填弹药的速度非常慢,且弹药较美军与德军的M1919与MG42/MG34都要少得多。同样的,在需要时,它可以架设脚架以降低后坐力。
布伦 ————《少女前线 》
L86A2(【F2✓】 )
《战地1 》中手持绍沙的法国支援兵
法国
霍奇基斯机枪
M1909
绍沙( Chauchat ) M1915式轻机枪
达尔内
AAT-52
中国
民国24年式重机枪(仿MG08)
67式通用机枪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机枪的尝试,其原始型号存在诸如射击稳定性差、枪管容易过热、故障率高等缺点,甚至获得了“最差国产机枪”的恶名。因此该枪先后被改进了两次,成为了如今的67-2式通用机枪。
80式通用机枪
仿PKM,装备了海军陆战队及空降兵等单位,有北约弹版本。
80式 ————《少女前线 》
81式轻机枪
W85重机枪(“W”代表外贸型)
上世纪PLA“轻量化重机枪”思路的产物,空枪重量不到20kg。因此在国际市场上W85是抢手货,中东那边甚至能把这枪安装在摩托车后座上当活动火力点来用
88式通用机枪
受“中口径通用机枪无用论”影响而产生的奇葩武器。身为通用机枪却使用了班用机枪的小口径弹药,这导致该枪高不成低不就,地位极其尴尬,在部队里不受欢迎,仅生产了不到20000挺便在2016年宣告停产。西恩军工的黑历史之一 现分别由定位更加明确的QJB201和QJY201取代。
88式 ————《少女前线 》
89式重机枪
空枪重量仅为17.5kg,堪称目前世界上最轻的现役重机枪。
95式轻机枪
95式自动步枪的LSW型号,弹鼓采用了不对称设计以适应无托结构。
02式高射机枪
QBU-191
虽然QBU-191定位是班组狙击步枪,但是由于其使用的重枪管+带有全自动功能+有脚架,所以只要换个弹鼓或扩容弹匣就能直接当LSW用。
QJB201班用机枪
吸取88式的失败教训重新设计的新班用机枪。除了使用弹链供弹以外,紧急情况下还可以使用191步枪的弹匣。
QJY201通用机枪
PLA自用机枪抛弃7.62×54mmR转用7.62×51mm北约弹的尝试。据枪械设计师透露,未来还将会出现使用6.8×51mm SIG Fury弹的QJY202型以及使用.338 Norma Magnum的QJY20E型,仅需更换枪管即可在201型与202型之间自由转换,而在更换枪管的基础上再更换供弹与抛壳装置即可转换为20E型。
日本
大正十一年式
中国人称“歪把子”。
错误细节:现实中歪把子的弹斗只能在不完全分解中拆卸,并不能像弹匣一样快速插拔。有些游戏如《战地风云5 》,给了个可以把弹斗像弹匣一样插拔的歪把子,相当离谱。
92式
96式轻机枪
99式轻机枪
62式
原捷克斯洛伐克/捷克
ZB-26
俗称捷克式轻机枪,无愧的抗战功臣。
《亮剑 》前期剧情中时有登场。其他许多抗日主题作品也多少有登场。
ZB-26 ————《少女前线 》
VZ52/57
其他国家
麦德森机枪(丹麦)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生产装备的轻机枪 (【BF1✓】 ,【BF5✓】 )
M53通用机枪(南斯拉夫)铁托的撕布机
仿自MG42,与原型相比拉长了枪机行程,因此射速变为更可控的800rpm
UKM-2000(波兰)
NEGEV(以色列)
CETME Ameli(西班牙)
73式通用机枪(朝鲜)
K3(韩国)
Ultimax 100(新加坡)
启拉利KE7(瑞士)
Lahti M24(芬兰)
虚构/待确认
《怪物猎人系列 》:自MHW修改部分武器的操作机制以来,重弩 配备了两种特殊弹药。其中一种是机关龙弹,使用时最多能打出100发连射,打完后需要一段时间逐渐自动回满弹药。
《无主之地系列 》:游戏里其实一直都没有真正的“机枪”,不过达尔公司 的一些突击步枪实质上是弹链轻机枪,强盗厂 和弗拉多夫公司 则十分热衷于在手枪或突击步枪上应用加特林原理,弗拉多夫甚至搞出了加特林狙击步枪这种奇物。
德国的科学技术是世界第一 !
军事话题索引 也可以看看 :武器拟人 • ACG军事组织 • ACG战争 • 航天 • 科幻
散装的 简易军事理论身份、兵种与头衔[ # 1] 战略与战术思想 战争 军队礼仪 军事技能与军队武术 兵器概念与知识 世界知名军队 特务、秘密警察 与情报机构
军事、兵器与流行文化 常用语和 常见概念 军事梗
武器装备梗 势力阵营梗 名人名事梗 影视游戏 及小说梗 其他
亚文化现象 军事主题游戏 常见作品类型 相关创作者 相关ACGN现象 相关题材标签 现实的原型装备
军歌、军乐和军事宣传音乐[ # 4] 列表 苏联/俄罗斯 美国 中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塞尔维亚/波黑塞族共和国 日本 朝鲜
注释栏
↑ 斜体 标出的为尚处概念或幻想中的内容。
↑ 粗体 标出的为尚处概念或幻想中的事物。
↑ 对有短柄/无柄变种的长柄武器,用斜体 标出。
↑ 军事宣传音乐需用粗体 标出。
萌 与萌属性
血缘关系、人际关系类
【家庭 / 家族】
【学校 / 社会】 【恋人相关】 【人际组合】
相貌、体型特征类
【发型】
【发色】 【瞳色】 【眼型】 【眼、眉部】 【耳朵】 【脸部】 【口部】 【胸部】 【臂、手部】 【腰、腹、臀部】 【腿、脚部】 【附属器官】 【皮肤】 【化妆】 【特殊】 【复合型】
服装、饰品、着装状态类
【服装】 【整体风格】 【上装】 【下装】 【内衣】 【内裤(底裤)】 【泳装 】 【校服 】
【帽子 】 【眼镜 】
【上肢】 【袜子 】 【鞋子】 【饰品】
【裸装】 【特殊服饰】 【服饰搭配】
职业、身份、种族类
【职业】
农业 工业 / 手工业 科技 / 教育 文艺 / 娱乐 体育 卫生 商务 / 经营 交通 / 运输行业 服务业 政 / 军 / 法 公共服务 宗教 综合 / 其他 架空职业
【身份】
君主相关 豪贵相关 组织 / 团队 军事相关 违法相关 种族 / 地域 / 出身 架空相关 无业相关 形象相关 综合 / 其他 作品中地位
【校内职业、身份】 【种族】
武器、道具类
【日常用具】 【文具】 【劳动工具】 【一般武器 】
冷兵器
【锐器】 【钝器】 【远程 / 暗器】 【防具 / 特殊】
枪械
魔法 / 法术兵器 其他兵器 武器特征 武器搭配
【体育用品】 【音乐用品】
拨弦乐器 拉弦乐器 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 自由簧乐器 键盘乐器 打击乐器
【食物 / 饮品】 【辅助性工具、设备】 【其他道具】 注
语言、动作、表情类
【语言 / 文字】
【行为动作】
综合行为 超自然行为 思想行为 毛发行为 头部行为 躯干行为 上肢行为 下肢行为 站立行为 运动行为 休息行为 互动行为
【肢体语言】 【礼节专题】 【表情】
更多拥有此萌属性的人物
注释
↑ 历史上美国有过型号纷杂、规格不一的多种手摇式加特林机枪,限于篇幅,这里只能一笔带过。
↑ 发明者理查·加特林的本业是医生兼发明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