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以外发行的ACG作品中最有名的普通话台词之一:“太好听了吧!” | |
基本资料 | |
萌属性名称 | (汉语)普通话 |
---|---|
萌属性别称 | 现代标准汉语(口语)、华语 |
萌属性类别 | 语言类 |
典型角色 | 唐可可 |
相关萌属性 | 现代中国人 汉语方言、台湾腔、南方普通话 英语、日语等ACG常用语言 |
![]() |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的口语部分,是现代标准形式的汉语口语,在汉语区以外被视为汉语的代表。作为最初发行语言不是这种语言的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习惯时,也是ACG次文化的萌属性。
通过制定汉语的标准形式统一中国范围内的语言使用自古有之,至明清时期,以当时的标准汉语为基础,如今汉语方言体系中的“官话”开始形成。
近代以来,以(广义的)北京官话为基础形成了全中国通用的口语,在1949年后的中国大陆被称作“普通话”;与此同时,由新文化运动发端的白话文也趋于完善。这两套体系构成了如今我们所知的现代标准汉语。
随着以普通话和白话文为载体的基础教育逐渐成熟,现代标准汉语成为了现代中国人的标志。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的“汉语”即指以普通话口语和简体字白话文为基础的现代标准汉语。现代中国人在对外场合(因有翻译等原因)说汉语时,通常说的也是普通话。
当然,普通话(或同样源于(广义)北京官话的其它现代标准汉语口语)在不同地域也会有各种变体,如台湾腔、南方普通话等。
在中国以外、最初发行语言不是汉语的ACGN作品中,说普通话的角色往往被设定成现代从中国过去的人士及其亲属,如留学生、在外工作者及其配偶/子女等。而在最初发行语言是其他汉语方言的作品中,说普通话的角色则常被设定为来历相对模糊,与剧情发生地(往往也是对应方言的通行地)不甚相容的外地人。部分作品中也设定有熟悉汉语的非中国人,这些人也会在一定情况下(如与中国人对话时)使用普通话。
有些中国以外作品中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存在并非上文所提及变体的特殊口音,ACG次文化中常根据作品发行国家将其称作“日式普通话”“美式普通话”等,或和汉语区内部的普通话变体一起统称为“塑料普通话”“工地普通话”等。这种情况的成因很多:
|
![]() 维基百科 提示您 | 关于普通话, 在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 有相关条目。 请参阅:普通话 |
![]() 维基百科 提示您 | 关于普通话, 在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 有相关条目。 请参阅:现代标准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