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条目的主题不是
麻将。
“四暗刻单骑听牌!”“九莲宝灯听牌!”“大三元听牌!”
“自摸!断幺九!1番30符,300·500!”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
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
Wiki入门或
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
萌娘百科祝您雀力日进,并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四人麻将》(日语:4人打ち麻雀)是一款由Hudson Soft开发的麻将游戏,于1984年11月2日由任天堂在Family Computer平台上发售。
简介
该游戏的前身是同样由Hudson Soft开发的《ジャン狂》[2],最早于1983年发售于PC-6001平台,后被移植至 PC-88、MSX 等多种平台。移植至Family Computer平台时,改名为《4人打ち麻雀》,并由任天堂发行。
该游戏是Family Computer平台上的第一款四人麻将游戏(注)该平台上的第一款麻将游戏为二人麻将游戏《麻雀》。。
本游戏最大的特点,是玩家在行牌过程中的任意时刻只需按下手柄的SELECT键即可立刻亮出(偷看)3名电脑牌手的手牌(官方称之为「OPEN MODE」),且没有任何使用上的限制。
- 由于那个年代有不少电子麻将游戏为了简化游戏程序设计,程序员并没有真正地为电脑牌手设计打牌AI,而是用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让玩家认为自己在和电脑打牌(自嗨)。
- 而本游戏通过搭载该功能以证明电脑牌手真的是在和玩家打牌。
- 在标题画面不操作手柄数秒钟后会进入演示画面,可以看到四家都是电脑牌手的自动对局,此时所有牌手都是「OPEN MODE」,更能证明这一点。
基本操作
标题画面
游戏标题画面
标题画面可选择两种游戏规则之一,分别为「食い断なし」(无食断)和「食い断あり」(有食断)。按SELECT键选择规则,按START键则以选中的规则进入游戏的「麻将对局画面」。
如果一直不按手柄上的START和SELECT键,在标题音乐放完的数秒钟后就会自动进入游戏演示画面,可观赏到四个电脑牌手之间的自动对局。我打我自己,还是打三个
- 自动对局时,每次打完一局后会自动回到标题画面,但下次的自动对局会完全继承上次的对局状态(注)包括各家得分、自风、场风、本场数、立直供托等。。如果玩家此时按下手柄的START或SELECT键手动退出自动对局,下次的自动对局就会从头开始(不会继承上次的对局状态)。
麻将对局画面
麻将对局画面
- 选择手牌
- 被框起来的牌表示当前选中的手牌,可用于后续的行牌操作。使用←、→键可以移动此框。
- 选择指令
- 使用↑、↓键选择指令,当前指令会在手牌的左上方显示。可选的指令有:
- ステハイ:打牌。自家摸牌后的默认指令。
- ツギ:继续(不鸣牌)。有鸣牌提示时的默认指令。
- リーチ:立直。
- カン:杠牌。
- チー:吃牌。
- ポン:碰牌。
- ロン:和牌。
- ツモ:自摸。另外,配牌为九种九牌时选择该指令可以流局,但前提是之前不能有人鸣牌。
按A键或B键将执行选中的指令。
- 鸣牌选择
如果鸣牌(吃、碰、杠)时有多种牌型可选,系统会循环框起当前可以鸣牌的相关牌,当框到自己想鸣牌的组合时按A键或B键即可。
- 切换电脑手牌的展示
- 按下SELECT键可以展示(偷看)所有电脑牌手的手牌(OPEN MODE)。再按一次则恢复暗牌显示。
对局结算画面
有人和牌后的对局结算画面
荒牌流局或有人和牌都会进入对局结算画面。
- 与麻将对局画面互相切换
使用SELECT键可以在结算画面和对局画面之间切换。
游戏规则
- 该游戏采用日本立直麻将规则。相比较一年前由任天堂开发的二人麻将游戏《麻雀》,与现在常见的日麻规则已经十分接近。
行牌规则
- 各家初始点数27000点,返点30000点的半庄战。
- 允许任何形式的食替。
- 东场和南场的连庄规则不同:
- 东场:只有庄家和牌或听牌,或全员无听,才会连庄。
- 南场:除非有闲家和牌,否则一律连庄。
- 发生以下情况将会中途流局(若是九种九牌可自主选择是否流局):
- 四风连打:在本游戏中称之为「四風牌」。
- 三家和了:也叫一炮三响,在本游戏中称之为「三家和」。
- 四杠散了:在本游戏中称之为「四開槓」。
- 开出第4个杠的人需要拿完岭上牌后打的牌不被荣和才会立刻流局。
- 若已经有人四杠子听牌,则其他人开出第5个杠时立刻流局。
- 九种九牌:游戏中不会提示玩家的配牌是否是九种九牌。若玩家发现确实为九种九牌并且想流局时需要手动执行「ツモ()」指令才能流局,但前提是之前不能有人鸣牌。
- 四家立直。只要第四家的立直成立(不被荣和),立刻流局。
- 立直后会强制自动摸切,除非摸到的牌可以和牌或者可以暗杠。
和牌规则
- 有无食断规则可在标题画面中设定。有后付。
- 没有击飞规则。也就是说任何一家得分为负时游戏也照样继续,需要支付点数的立直行为也不会受影响。
- 一炮双响时按照头跳规则抢和,实际只有一人能和牌。一炮三响时立刻流局(三家和了)。
- 除非立直宣言牌被鸣牌,否则立直后直到下一巡自己摸牌时的和牌都计一发,而不管中间有几次鸣牌。
- 宝牌相关。
- 有「杠宝牌」,但是没有「杠里宝牌」,也就是说「里宝牌」永远只有一张。
- 暗杠后立刻翻杠宝牌(日语:即乗り),明杠或加杠情况下在摸到岭上牌并打出一张牌后翻杠宝牌(日语:後めくり)。
- 没有「赤宝牌」。
- 不管以何种形式结束牌局,也不管是否有人立直,「里宝牌」和所有电脑牌手的手牌都会被翻开。当然,只有当有人立直并和牌,该「里宝牌」才有实际意义。
- 满贯相关:
- 役满相关:
- 从5本场起追加「二番缚」规则。
- 画面左上方的本场棒会从白色变为黄色。
- 在该规则下,各家都是2番起和。这个2番可以由2个1番役组成,但必须都是「确定役」(注)即听牌时即可确定的役种。。像门前清自摸和、一发、岭上开花等「偶然役」则不算在起和番内(注意:宝牌本来就不是役)。
- 不允许「偏听荣和」。
- 所谓「偏听」(日语:片あがり),是指听牌时,同时听着有役和无役的牌,只能和其中的一部分。
- 比如在「🀍🀎🀏🀙🀚🀛🀟🀠🀕🀕 🀖🀗🀘 」这副牌中,听 🀞🀡 ,但是只有和 🀡 时有三色同顺1番;而来了 🀞 时因为无役,无法和牌。这种情况就叫做「偏听」。
- 若在本游戏中做出了这样的牌,因为规则禁止了「偏听荣和」,故此时就算电脑打出 🀡 也是不能和牌的,但是可以自摸 🀡 和牌。
- 暗杠不可以被抢杠,即使是国士无双也不可以。[4]
- 可以振听立直,之后只有自摸才可和牌。
役种一览表
下表基于游戏说明书中的「役の一覧表」而写。
- 名称为绿色粗体字的是食下役,副露后减1番。
- 下表中的「大役满」
只是名字看起来很厉害,番数与普通的役满相同。
- 本游戏没有双倍役满的役种,但有部分役满役种是依附于其他役满役种的,不会单独存在。比如「单吊」这个役种计役满,但只在「四暗刻」成立时才有可能成立。事实上「四暗刻」+「单吊」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四暗刻单骑」。所以可以认为本游戏其实是有双倍役满的役种的,只是显示成了两个单倍役满的役种而已。
游戏技巧
- (在本条目的「简介」一节中已提到过)在行牌过程中的任意时刻按下手柄上的SELECT键即可立刻亮出所有电脑牌手的手牌,再按一次即可恢复。该功能没有任何使用上的限制。
- 事实上在该游戏的说明书中写明了该功能的存在,但因为在游戏画面中无任何相关提示,被不少玩家当成了游戏秘籍。
其他
- 和牌时的对局结算画面里,最多只会显示7个役种。当然这并不影响实际的点数计算。
- 在按下A或B执行无法执行的指令(注)比如无法和牌时执行「ロン()」或者「ツモ()」时,原本显示指令的位置会变成「デキマセン()」;但若一直按住A或B,则大约1秒后开头的「デ」会消失,变成「キマセン()」。
| Family Computer平台游戏作品 |
|---|
| | | | 1983年 | | | | 1984年 | | | | 1985年 | | | | 1986年 | | | | 1987年 | | | | 1988年 | | | | 1989年 | | | | 1990年 | | | | 1991年 | | | | 1992年 | | | | 1993年 | | | | 1994年 | | | | 未授权游戏 | | | | 生命周期后 | | 1995年 | | | | 1997年 | | | | 2010年 | | | | 2012年 | | | | 2016年 | | | | 2019年 | |
|
|
| 日本麻将 |
|---|
| | 役种表 | | 1番 | | | | 2番 | | | | 3番 | | | | 6番 | | | | 役满 | | | 注: 紫色标注役种为门前役,副露后不计; 绿色标注役种为食下役,副露后-1番。 |
| | | 规则/术语 | | 用具相关 | | | | 牌的区域 | | | | 牌的分类 | | | | 牌型组成相关 | | | | 状态相关 | | | | 分数计算规则 | | | | 必选规则 | | | | 常用可选规则 | | | | 游戏人数变更 | | | | 其它特殊规则 | | | | 变体玩法 | |
| | | 策略/风格 | | | | 网络平台 | | | | 相关赛事 | (待补充) | | | 相关主播 | | | | 名言名梗 | |
|
注释
- ↑ 用于游戏标题画面。「マージャン」是「麻雀」的片假名写法。
- ↑ 参考译名:《雀狂》。
- ↑ 可能是因为日本的常用汉字中没有「搭」字。
- ↑ 在现在常见的日麻规则里,暗杠能且只能被国士无双抢杠。
- ↑ 在原说明书中误写成了「九連宝燈」,但在游戏中显示的是正确的「蓮」字。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