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们认为,意大利在一战时代设计的维勒·帕洛沙机枪算得上是“始祖冲锋枪”。从外形和使用方式看,它的确是作为一挺机枪而设计的,但它的工作原理已经和后世主流的冲锋枪完全一致,使用手枪弹的特征也和后世冲锋枪相符合。正儿八经的冲锋枪出现之前,德国人已经学会手枪速射的战法,能在战场上的堑壕或街巷等狭窄地带打出压倒性的火力。图为一支鲁格P08半自动手枪,使用32发弹鼓供弹,可以装上枪托抵肩射击。在STEN冲锋枪问世之前,英国唯有靠进口美国的汤普森冲锋枪与德国的MP40冲锋枪对抗。在当时这种“黑帮武器”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英国人对与使用汤普森冲锋枪这事多少有些抵触,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为了鼓励国人使用这种武器而亲自上阵做宣传。这张照片中,丘吉尔叼着雪茄把玩着一支汤普森,颇有黑帮头子的范儿。毛瑟兵工厂费德勒三兄弟出品的毛瑟C96手枪在德军测试中败给鲁格P08手枪,但仍有不少C96手枪被生产出来,大多数在一战之后作为过剩物资卖给中国。C96手枪对当时的中国人而言无疑是一件短小精悍的速射武器,虽然赶不上国际潮流,但至少管用。注意到中国人对C96手枪的钟情后,毛瑟公司推出了照片中这支面向中国的产品即M712手枪用来和率先卖出山寨版却能全自动发射的西班牙阿斯特拉盒子炮竞争中国市场,它具有全自动射击功能,实际上已经属于冲锋手枪的范畴,这种武器的出现在冲锋枪占主流的二十世纪上半叶是十分罕见的。尽管汤普森冲锋枪的性能满足了英国人的需求,但鬼畜的价格和其美式口径都不利于其在英国的使用。为解决这个问题,Reginald V. Shepherd少校和Harold J. Turpin共同推出了大名鼎鼎的STEN(司登)冲锋枪,“STEN”这个名字分别取自两人的姓氏首字母和其生产商恩菲尔德兵工厂(Enfield)的头两个字母。除了口径定为符合英国国情的9毫米之外,为了保证其成本足够低,STEN冲锋枪使用了极度简单的结构,以廉价的冲压工艺生产。图为1941年6月13日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亲自测试STEN冲锋枪的Mk.II型号,该型号是STEN冲锋枪产量最大的型号,每支枪成本仅为9美元,这让它成为二战时代最廉价的自动武器。战后的冲锋枪由于受到突击步枪的排挤,逐渐转为二线武器使用,同时也随之开始了轻量化。更轻的冲锋枪有助于随身携带,因此更适合自卫。照片为1981年3月30日,里根遇刺案现场,里根身边的特工手持一支乌兹冲锋枪。File:U=508727199,4274573813&fm=173&s=61F012D1585E9AC60A88C115030070E5&w=600&h=394&img.JPEG传统的冲锋枪采用的是枪机后坐式自动,结构简单可靠但是难以保证射击精度,为此极少数冲锋枪采用了步枪的结构来提升精度。图为国产79式冲锋枪,使用的便是AK-47的导气式自动。它不但有着冲锋枪中极高的精度,还有高达1000RPM的夸张射速(早期试验型号可达1400RPM,比MG42通用机枪还快)。它的缺陷也很明显:20发弹匣限制了其火力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