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残象 |
---|---|
用语出处 | 《鸣潮》 |
残象或称“残响体”,是《鸣潮》及其衍生作品中的核心设定,该游戏的基本玩法也围绕此概念展开。
在海蚀现象下,由残存的混乱频率能量所构成的类生命体,即为“残象”。它们外形不定,通常为拟态,具备特殊“声核”结构。
残象能够通过吞噬融合其他客观事物的频率来维持自身稳定或促使自身进化(类似“捕食”行为)。当残象被击败时,其遗留的频率有可能成为声骸。
“悲鸣”是索拉里斯星球上发生的一切灾变态势的统称。
在“悲鸣”之下,毁灭浪潮对索拉世界的各种侵蚀表现统称为海蚀现象,包括无音区、残象潮、黑石等。
其本质上是鸣式的产物,而海蚀现象在黎那汐塔地区则被称为“黑潮”。
无音区被认为是残象的诞生区域,其出现时常常伴随天地异象:天空中出现倒悬之海(即“天空海”,其高密度回音能量会引发自下而上的“溯洄雨”),地面上出现十字星状声痕。
黑石作为海蚀现象的产物,可以储备频率能量。基于该特性,能够将回音能量封存其中,制成能够对残象造成有效伤害的能源武器。
黑石富集区被称为“索诺拉”。
“悲鸣”过后,旧日的物理法则几近失效,学界重新建立起了“频率是事物的第一判断标准”的概念。就其设定灵感来源而言,这种类似物质基本粒子的描述很可能受到了弦理论(string theory)的启发。
在游戏中,频率能量可分为“回音”与“残响”两种:
声骸源自残象被击败后遗留的频率,可以存储在盘古终端之中,是共鸣者战斗能力的重要来源。当声骸被装配在终端首位时,共鸣者可以释放相应的声骸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