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之变
| |||
---|---|---|---|
游戏《仁王2》中的本能寺之变
| |||
时间 | 1582年6月21日 | ||
地点 | 京都本能寺 | ||
结果 | 叛军胜利,织田信长死亡 | ||
参战方
| |||
织田军 | 明智叛军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织田信长† 织田信忠† |
明智光秀 明智秀满 | ||
参战兵力
| |||
约100人 | 约1万人 | ||
伤亡与损失
| |||
不明 | 不明 |
“ | ” | |
——明智光秀 |
本能寺之变(日语:
本能寺在事变时发生火灾,令信长葬身火海且尸骨难存。此时信长已经荡平主要对手,即将统一日本,这次事变摧毁了信长为统一日本所做的努力。
天正十年(1582年),织田信长已掌控近畿并灭亡武田氏,主要对手仅剩毛利、北条、上杉三家,统一日本在望。
同年5月,明智光秀奉命接待德川家康时突遭解职,随后被调往备战。月底,光秀在丹波龟山城集结兵力,并在神社题写含“拿下天下”双关的和歌(“時は今、雨が下しる、五月哉”)。信长仅率百余亲卫进驻京都本能寺,其子织田信忠驻守妙觉寺。
6月1日,光秀以“接受检阅”为名,率军一万三千向京都进发。6月2日凌晨,渡过桂川时,光秀高呼“敵は本能寺にあり!”(敌人就在本能寺!),发动叛乱。本能寺内的信长初闻骚动不以为意,后见敌军水色桔梗旗幡,叹“是非も無し”(事已至此),取枪迎战。寡不敌众,负伤的信长拒绝逃离,退回殿内自尽。本能寺大火,信长遗体无踪。
信忠闻变后退守二条御所抵抗,最终与部分亲族自刃身亡。
信长父子骤逝,织田家顿失核心,改革中断。此时,正围攻备中高松城、与毛利军对峙的羽柴秀吉,因截获光秀误送的情报,于6月3日得知事变。秀吉火速与毛利议和(以城主清水宗治切腹为条件),随即率军日夜兼程东返(“中国大返还”)。12日抵摄津,会合部分织田旧部。13日,联军于山崎之战大败光秀。秀吉由此继承信长基业,最终统一日本。
大多数与日本战国时代或织田信长相关的作品都会出现本能寺之变这一事件。此外,许多非战国时代背景的作品中也会提到本能寺之变,例如《笨蛋、测验、召唤兽》中,众多与本能寺之变相关的历史题目。在《斩服少女》中,则借本能寺之变的谐音设定了“本能字(寺)学院”和“反制服(政府)组织”以及基本剧情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