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
” |
——《尸子》 |
![]() | |
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宇宙 Universe |
---|---|
相关条目 | 平行宇宙、多元宇宙 |
宇宙(英语:Universe)是所有时间、空间、物质与能量的统一体。
可观测宇宙是人类目前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其直径约为930亿光年。虽然可观测宇宙是有限的,但宇宙整体可能是无限大的;也有理论认为,由于宇宙的几何形状和演化历史,当前宇宙的实际大小可能小于可观测宇宙的范围。
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上,物质分布并非均匀,呈现出巨大的空洞和由星系构成的宇宙网。宇宙网由丝状结构组成,这些丝状结构在局部引力中心(如巨引源所在的区域)交汇。宇宙网可进一步划分为超星系团复合体、星系长城等结构。
宇宙网丝状结构的形成主要归因于暗物质的引力作用,而暗能量主导着宇宙膨胀,其性质决定了宇宙的最终命运。如果没有暗能量,宇宙的膨胀将最终在引力作用下减速并可能逆转,导致大坍缩。构成宇宙网丝状结构的基本单元是星系,其中星系密集的区域被称为超星系团。
根据2016年的研究,估计可观测宇宙内约有2万亿个星系,星系的大小和组成差异巨大,从包含数千万颗恒星的矮星系到上百万亿颗恒星的巨椭圆星系。
当前被最广泛接受的宇宙起源理论是大爆炸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宇宙始于一个极度高温和高密度的状态,并在此后经历膨胀。
宇宙的最终命运取决于暗能量的性质,特别是其状态方程参数ω(压强与能量密度的比值):
若ω<-1,暗能量的排斥效应(幻能)会随时间增强,最终导致宇宙膨胀加速,可能在大撕裂中终结;
若ω=-1,暗能量密度保持恒定(宇宙常数),宇宙将持续加速膨胀,最终走向热寂;
若-1<ω<-1/3,暗能量的排斥效应虽主导膨胀,但随着时间推移会减弱,膨胀速度最终减慢并走向热寂。
此外,基于量子力学和弦论等理论,也存在关于平行宇宙或多元宇宙(如量子多世界诠释、暴胀产生的多重宇宙)的设想,尽管这些理论仍是科学假设,尚未得到直接观测支持。
在艺术创作(如影视、文学、游戏)中,创作者通过系统化构建一套共享的人物、事件、时空规则等核心元素,并在多部作品中持续复用和扩展这些设定,使所有作品形成互相关联的叙事网络。这种基于统一世界观框架的虚构作品集合,被称为一个“宇宙”,例如漫威电影宇宙(MCU)。
此类“宇宙”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跨作品联动增强叙事深度和观众黏性。
值得注意的是,存在具有相同核心性质(共享设定、互相关联的作品集合)但未被正式称为“宇宙”的案例,例如型月世界(TYPE-MO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