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条目介绍的是受太阳万有引力约束形成的系统。关于《超智能足球》登场角色,请见“太阳系(超智能足球)”。 |
|---|
太阳系(英语:Solar System)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
太阳系的成员和范围其实处在动态变化中。太阳是太阳系中绝大多数天体的主要光源和能量来源。
太阳占据了太阳系已知质量的约99.86%,其中主要由氢(约74%)和氦(约24-25%)组成。太阳系绝大部分空间接近真空,其中存在稀薄的行星际物质(主要是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以及少量尘埃等)。
环绕太阳运动的天体被分为三类: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天体实际上是围绕太阳系的质心公转。由于太阳占据了绝大部分质量,这个质心通常非常接近太阳的中心,甚至就在太阳内部。
行星: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在2006年通过的决议,行星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太阳系有八颗行星:
* 气态巨行星:木星、土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 * 冰巨星:天王星、海王星(含有大量的“冰”——如水、氨、甲烷)。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在史前时代或古代文明(如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罗马时期)已被发现,并被古代天文学家认识到其运行方式(从地球上看)与背景恒星不同,因此产生了“行星”(游星)与“恒星”的区分(但在古代天文学体系中,太阳和月亮也曾被归类为行星)。天王星于1781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海王星于1846年基于天王星轨道的扰动由约翰·伽勒在奥本·勒维耶预测的位置上发现。
矮行星:满足行星定义的前两个条件(围绕太阳公转;具有足够的质量呈现近球形),但未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区域的天体。它们主要分布在小行星带(如谷神星)和柯伊伯带及离散盘(如冥王星、鸟神星、妊神星、阋神星)。已知的矮行星包括:
其余围绕太阳公转的天体被归类为太阳系小天体,主要包括小行星(绝大部分位于小行星带)、彗星、半人马小行星、海王星外天体(TNOs,除矮行星外)以及行星际尘埃云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