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伯克(英语:Arleigh Burke)级驱逐舰(下文简记为伯克级驱逐舰)是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设计制造的一型驱逐舰,其在ACGN作品中作为可管控单位、故事场景等元素登场。
伯克级诞生于罗纳德·里根总统执政时期。当时里根批准了“600艘舰艇计划”,这给本来受卡特总统影响而进度缓慢的新型防空驱逐舰工程踩了一脚油门。一款8kt的大型防空驱逐舰就此提上日程。
1989年9月19日,首舰阿利·伯克号下水,于次年7月4日(美国国庆节)入役美海军。之后又陆续造了共计104艘。期间因多次系统升级,分成了Flight 1/2/2A/3共4个系列。
伯克级原计划使用斯普鲁恩斯级的船体,后来换成了新设计的,相对短而宽。作为美海军第二款神盾舰,优化了AN/SPY-1D(伯克级F3更换为更先进的AMDR)相控阵雷达的布置方式,并给上层建筑做了隐身修型——用门外汉的说法就是“斜面变多了”。
作为一款防空驱逐舰,伯克级的对空、对地火力相当可观——共计96单元的VLS,每个单元可装填1枚标准-2防空导弹或战斧巡航导弹、ASROC;F2A时期又兼容ESSM防空导弹,每个单元可装填4枚。相对地,对海火力最初只保留“能用就行”的水平:8枚AGM-84鱼叉反舰导弹,以两套对置发射箱的形式放在两座烟囱中间;后来引进了VLS发射的LRASM。舰炮则选择了已成熟的Mk.45系列,单管127mm,可以高射,射速20RPM,放在船头。
伯克级最初的CIWS是一前一后两座Mk.15“密集阵”,后将前面那座换成了海拉姆防空导弹。除此之外伯克级在两舷还能加装一些手动机枪和机炮之类的,用来反恐。
她们的导弹火控系统仍然依赖于3台AN/SPG-62目标照射雷达,直到最先进的F3也一样。相对于同时期中国海军干净的055型驱逐舰,伯克级F3背上那三个锅形天线相当引人注目。
后来美国把伯克级的设计分享给日本和韩国,于是诞生了金刚级、爱宕级、摩耶级和世宗大王级这几型“异国他乡的堂姐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