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用户对2024年3月该站的行动表示遗憾,宣布终止在该站点的一切活动(除编写维基娘等与维基媒体基金会相关条目)。本人已转至维基百科之User:Kurgenera。
此用户已在曾开放编辑的该站点做出1000笔以上编辑,并创建41个条目。
此用户对萌娘百科手机站点大量占用系统资源的各种奇怪效果表示( ! )抗议 。
此用户一切于萌娘百科站内编辑,若无以下情况,则遵循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未本地化版本(CC BY-SA 4.0)许可协议发布。若萌娘百科未来服务器变更,或版权协议变更,则遵循萌娘百科用户协议。
简而言之:该用户于萌娘百科发表之内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规定之合法领土,以及独立国家联合体各主权国家辖区内禁止商业使用。故此,将该用户于萌娘百科编写之内容与百度百科、抖音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内容相互替换(Copy)属著作权侵犯。将该用户于萌娘百科编写之内容转移至维基百科符合著作权。遵循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CC BY-SA 3.0 CN)许可协议。
五年前不懂方针,现在让我写一下对你萌百方针的评价吧:
( ! )强烈抗议你萌百的管理员和维护姬低门槛,这些门槛放隔壁维基都是撒泡尿就能造出来的,所以你萌百腐烂的一部分原因归咎于这低得半死的门槛。
你萌百管理员高高在上,全是官架子,风气极差。(5年前是这样,现在我不知道)
比如,维护姬最低门槛“已成为自动确认用户超过30日”“在萌娘百科的主(namespace=0)、模板(template:)、分类(category:)名字空间下编辑合计超过200次”,维百下这个次数是1000次(回退员最低门槛)和90天(实际上可能更高,通常情况下8000编以上的用户才能上巡查员(本人经验确实如此),回退员可能还要更高)。
还有那个“有1个由自己主力编写的条目,证明自己已经会用wiki代码,能写出条目”,这是不是在搞笑?我觉得可以加黑幕了。
个人认为应该改成这样:
简单,贡献没超过User:星海子的用户都不能当管理员。
“优质编辑者”(真好听!),隔壁维百叫“巡查豁免权”的那个,在你萌百变主观臆断无条件,在维百是最低门槛创建或重写50个有效条目/25个有效条目+10 DYK(namespace=0)(高的半死,以前75个现在新方针下来还是好高)。
也许在某些情况,可能是发现错误做一些小编辑,可能是萌百重新变回那个开放的萌百,我将重新加入,再度投身这个可亲可爱的萌百。
现用邮件是OP-114514@outlook.com(原先萌百挂钩的邮箱地址为备用,目前暂不用)。若想要制作各种千奇百怪的用户框可以联系我。如果有关于维基代码的问题(毕竟是Wiki-4),或关于编写条目的问题,都可以电邮联系。
此用户编写之以下模板均可由所有萌娘百科用户无限制使用和修改,无需经过本人同意,惟需禁止MGP:破坏。
/工具箱(直接从维基百科搬来,可能无法使用)
/gift(升级版维基友爱模板)
维基百科的假面骑士相关条目严重缺失,相关领域可能已经完全没有编者维护,坑一大堆,令和骑士几乎都没有条目,需要填……
祝编安。
![]() |
这个用户是碧蓝航线的指挥官。 |
|
2020年一个普通的春日,我偶然在网络上发现了萌娘百科——您目前使用的,一部以ACGN相关文化为主题的在线百科全书。萌娘百科的页面内容丰富、条目详尽,尤其是那些对角色、作品和梗的深入解析(尤其是苏联娘)。于是,2020年4月9日,本人注册了萌娘百科账号,正式成为了一名“萌百人”。
我至今已于萌百做出了1000笔以上的编辑,创建了41个条目(第一个条目是“亡”,最后一个条目是“法国娘”)。大部分贡献集中于假面骑士系列,少部分贡献于国家拟人化。毕竟当时涉世未深,个人也相对社恐,故当时从来没有参与任何社群管理。然而,五年后的今天,我对萌娘百科的感情已从热爱转为深深的失望,最终选择了离开,投身到维基百科的怀抱。
第一次编辑时,我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接触维基的编辑界面,密密麻麻的代码和格式让我有点手足无措。过了一会儿,我刷新页面,看到自己的编辑被保留下来。那一刻,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的小小贡献,竟然能让这个维基变得更好!从那天起,我开始沉迷于编辑的乐趣。
萌娘百科的社区氛围非常独特(至少是2020年左右),没有古板的学术气息,但有二次元特有的轻松与幽默。我开始尝试创建新条目,目前已创建一些假面骑士和龙珠相关的角色。创建条目比修改更具挑战性,因为需要从零开始整理资料、设计结构,还要确保内容符合社区的“萌属性”标准。
有一次,我为假面骑士EX-AID修订了条目,结果因为侵犯著作权被其他编辑者回退。我有些沮丧,觉得自己花了几个小时的心血被“否定”。这次经历让我明白,萌娘百科的社区并不是一个无政府国度,而是一部不正经的百科全书。
2020年秋,萌娘百科KM编辑组承办(尽管后因未注册被强制撤销),我的用户名赫然出现在编辑组成员中,这使我非常欣喜。我们在QQ群里讨论和分享资料——这是萌娘百科假面骑士编辑者们的最荣光的一刻。
每当我看到自己创建的条目被广泛修补,或收到其他用户的感谢和评论,我都会觉得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从最初的“菜鸟”到如今仰视这些萌百年龄比我年轻4年的新兴编者,我也见证了萌娘百科的壮大。五年间,平台的条目数量不断增加,内容涵盖了从经典老番到最新手游的方方面面。
整个萌百却在不断腐烂。
Template:Quote box 也许,自萌百站长User:Baskice辞职之后,萌百就已经开始变质、腐烂了吧。
当我回归时,萌百的各种新制度已经让我感到窒息。萌娘百科本应是一个“万物皆可萌”的平台,但新机制却让编辑开始失色。我开始怀疑,自己在萌百的一切心血是否真的有意义。最终发布的制度磨灭了我的热情,也让我对社区的归属感完全消失。
其它让我失望的是,萌娘百科的内容始终局限于中国大陆的自由内容,无法成为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平台。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CC BY-NC-SA 3.0 CN)使萌娘百科被人为地框定,无法真正服务于全球的二次元爱好者。
此外,萌娘百科始终无法摆脱“小众”标签。尽管它在二次元圈子内有一定影响力,但其内容和编辑门槛使得它难以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相比之下,维基百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个真正为大众服务的知识平台。萌娘百科的条目虽然充满趣味,但萌百社区的一切让我逐渐感到它与我的期望背道而驰。
2025年,我开始尝试在维基百科上编辑。起初,我只是为了测试条目“法国共和历”的清空缓存功能,但很快被它的开放性和全球视野所吸引。在维基百科上,我可以自由引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可靠来源。编辑规范虽然更加严格,但整个社区氛围更加开放,管理员和编辑者之间的沟通也更平等。
在维基百科,我编辑的范围也从二次元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比如历史、传记和文化。维基百科的条目不仅服务于小众爱好者,还能让普罗大众轻松获取知识。这种为大众服务的使命感让我重新找回了编辑的乐趣。至今,我在维基百科的编辑次数已经达到了萌娘百科的5倍,每一次编辑都让我感到自己的贡献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被看见。
回首在萌娘百科的一切,我依然感激它带给我的最初热情。那些深夜整理资料与编写条目的日子,曾经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严格的制度、地域内容的局限以及无法服务大众的现实,让我对它的热爱逐渐被失望取代。如今,我偶尔会回访萌娘百科的页面,看到自己当年的编辑痕迹,心中五味杂陈。它曾是我二次元旅程的起点,但也让我意识到,我想要的,是一个更开放、更包容的知识社区。
在维基百科的编辑让我找到了新的归属感。我希望继续在这里贡献力量,无论是为ACG专题贡献几乎没有,还扰乱过,还是为大众知识
也许,在未来访问萌百条目时,可能会抽空完善一个条目、修复一个错别字。毕竟,萌娘百科不仅是一个知识库,更是无数二次元爱好者的心血结晶。
我为自己能成为其中的萌百人感到骄傲,但我为自己能成为维基人中的一员更感到骄傲。
![]() 维基百科 提示您 | 关于该用户, 在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 有相关条目。 请参阅:(中文)User:Kurgene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