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加坡国家格言[6] |
新加坡(英语:Singapore,马来语:Singapura,泰米尔语:சிங்கப்பூர்[7],日语:
新加坡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当时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献记载是3世纪东吴将领康泰所著的《吴时外国传》,“蒲罗中”(马来语:Pulau Ujong)是新加坡岛最古老的名称,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
1819年1月29日,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Stanford Raffles)代表东印度公司登陆新加坡,与柔佛苏丹订约,开始在此地设立贸易站。
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属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新加坡作为自由港,吸引了来自周边各国的移民。新加坡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以华人为主,包括马来人、印度人和欧裔人等在内的多元种族的东南亚商贸枢纽。
二战时期,新加坡由于华人人口密集,也是南洋华侨的抗日运动中心。1942年12月日本军队占领新加坡,称新加坡为“昭南岛”,约有2万至5万名华人惨遭杀害。
1945年9月,英军从日本手中夺回新加坡。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为英国直属殖民地。1953年底,新加坡修改宪法,享有较大的自治权。
1959年,新加坡进一步取得自治地位,成为自治邦,同年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职,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总理。
1963年9月,新加坡与马来亚、沙巴、沙捞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但由于历史因素及持续不断的种族冲突,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而独立,建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21日,新加坡加入联合国,并在10月加入英联邦。
独立后的新加坡开始建立工业,发展经济。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的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跻身发达国家之列,成为亚洲重要的经济、贸易、教育中心,金融服务业、炼油工业和旅游业都很发达。
|
![]() 维基百科 提示您 | 关于新加坡, 在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 有相关条目。 请参阅: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