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伞公司(又称安布雷拉公司、伞公司)是Capcom旗下恐怖游戏《生化危机系列》及其衍生作品中登场的一个架空的企业。
保护伞成立于1968年,最初只是一家制药公司,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为了一个大型跨国企业,其营业范围涵盖多个领域,旗下还设有多个子公司。
20世纪末期,世界局势动荡之时,保护伞公司公然违反联合国于1972年发布的《生物武器公约》[2],开始制作各种致命的病毒与生物武器(B.O.W.,全称为Bio Organic Weapon)并将其销售给世界各国的军队。
1998年9月,位于美国浣熊市的保护伞实验基地“母巢”中发生了T病毒泄露事件,导致这个规模不小的城市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大部分居民都感染病毒变成了丧尸。由于感染规模实在过大,美国政府最终决定于10月1日在浣熊市投下带有核弹头的导弹来彻底摧毁这座城市。此次事件后,美国政府勒令终止了保护伞公司的一切商业活动,使其最终在2003年宣告破产。
保护伞公司真正的目标与理想,不是靠病毒与B.O.W.垄断市场和赚钱,而是一个只有公司高层人员才有权接触到的秘密计划——威斯克计划(Project Wesker)。这个计划由其提出者威斯克博士的名字命名,内容很简单,即通过病毒来创造出一种“新物种”,也就是高层口中的“超级人类”(superhumans),并在未来几代人的时间里使这种新人类成为地球的新统治者。
保护伞公司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初盛行于欧美社会的优生学思潮。其核心创始人奥斯威尔·E·斯宾塞伯爵、爱德华·阿什福德博士与詹姆斯·马库斯博士均具有病毒学研究背景,且均与优生学运动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值得注意的是,该组织的雏形形成过程中还涉及马库斯门生布兰登·贝利、比尔兹利伯爵父女及法国亨利家族成员的早期参与。
关键转折发生于1966年,马库斯在非洲恩迪帕亚部落领地发现了传说中的“太阳阶梯”花卉。这种植物内蕴含的神秘病毒展现出改变宿主体质的特殊能力,但在美国进行的移植培育却未能复现同等效果。为突破研究瓶颈,斯宾塞主导成立保护伞制药公司,依托大西洋两岸的研发体系推进“T病毒”项目。随着1970年代末威廉·柏金博士的加入,研究重心发生战略转移——原本作为生物武器的T病毒被重新定位,转而利用其突变特性制造具有持续活动能力的活体生物兵器。
关于企业标识的渊源,实则源自斯宾塞早年游学东欧某国村庄时的特殊经历。当地神秘教派领袖米兰达使用的伞形标志,后被斯宾塞改造为保护伞的企业图腾。这种文化挪用现象深刻反映了保护伞公司理念中科学理性与神秘主义的矛盾结合。
1968年,保护伞创始人之一爱德华·阿什福德在一次实验事故中被T病毒杀死,但这次事故本质上是由斯宾塞主导的权力斗争的产物。马库斯博士因将高管培训生作为活体实验对象引发众怒,最终在1988年遭保护伞的安保部队USS处决。阿什福德家族后裔亚历山大·阿什福德因缺乏病毒学造诣被边缘化,其女阿莱克西亚·阿什福德虽成功复苏家族声望,却因T-维罗妮卡病毒实验事故销声匿迹。幸存者阿尔弗雷德·阿什福德仅获基层管理职位,至此阿什福德派系彻底失势。核心圈外的布兰登·贝利博士被长期软禁于非洲实验室,直至1998年以“保密风险”为由遭清除。亨利与比兹利博士于90年代初相继离世,其欧洲研究设施由二人的女儿克里斯汀与米莱娜接管,后者虽有夺权野心却难成气候。至此,保护伞管理层逐渐由斯宾塞一人掌控。
80年代,随着有机生物兵器的研发进入新阶段,此时保护伞已形成三大区域体系:美国分部坐镇芝加哥,辖有阿克雷研究所及1991年启用的NEST“母巢”实验室,后者专注研发可实现死者组织再生的G病毒;欧洲分部则通过整合西欧资源抗衡美方主导权,其主导的“复仇女神计划”成功开发出了智能寄生体以修复T病毒导致的宿主脑损伤,最终与美方“暴君项目”融合诞生了新型生物兵器“Nemesis-T Type”;1987年成立的日本株式会社则专攻生物机械融合技术。运输网络方面,保护伞组建了“Paraguas”(注)西班牙语中的“伞”船队及南极中转站,构建起覆盖全球的生物武器投送体系。
1991年,苏联的解体为保护伞军事扩张提供了契机。通过收编前苏联军人及极端组织成员,保护伞组建了生化对策部队(UBCS)及情报监控体系。1994年,爱德华之孙阿尔弗雷德在洛克福特岛建立了反生物武器训练营,同时俄裔指挥官谢尔盖·弗拉基米尔上校的特殊基因样本也助力美方突破暴君系列量产技术瓶颈。至1998年,保护伞已拥有包含UH-60黑鹰运输机、AH-6小鸟直升机、CH-53海上种马运输机、AV-8鹞式战斗机、C-130大力神运输机等尖端装备在内的空中力量,地面部队则标配MK18突击步枪、MP5冲锋枪以及英制S10防毒面具,其情报网络更是渗透至美军高层,阿尔伯特·威斯克等保护伞潜伏者随时预警美国重启自己的生物武器计划的动向。
尽管频发实验事故,保护伞仍能操控多国政府掩盖真相。西非57号工厂泄漏事件中,UBCS部队屠灭周边城镇却被政府包庇;1993年阿克雷山区医院活体实验丑闻遭全面封杀,调查此事的记者于1996年被暗杀。
保护伞帝国的崩塌始于1998年内外交困的双重危机。神秘特工艾达·王以商业间谍身份渗透进芝加哥总部,通过策反阿克雷实验室新任主管约翰·克莱门斯博士,成功窃取G病毒核心数据。同年5月,马库斯博士遗留的“水蛭女王”实验体引发阿克雷实验室大规模泄露事故,致使该智能型生物兵器突破收容。这场灾难不仅导致来到山区的徒步旅行者遭遇B.O.W.“地狱犬”袭击,更迫使保护伞启动“灭迹计划”——指令潜伏在特别战术与救援小组(S.T.A.R.S.)的卧底阿尔伯特·威斯克执行数据销毁与人员灭口任务。然而威斯克早已预判公司颓势,借假死脱身转投竞争对手。
与此同时,保护伞核心科学家威廉·柏金也决意叛变公司。在向美军移交病毒样本前夕,他将T病毒倒入浣熊市污水处理系统,引发医疗系统首例“食人症”报告。当汉克带领USS小队突袭威廉的实验室夺取G病毒后,威廉借助残留的一支样本完成突变,在屠杀USS队员过程中导致病毒沿地下水系扩散至整个城市。九月中旬,受污染的水库使疫情呈指数级蔓延,全市近十万居民陷入感染危机。
面对失控的局面,保护伞启动“最终测试”:欧洲分部制造的生物兵器“复仇女神”奉命猎杀S.T.A.R.S.的残存成员,美国分部则投放一系列“暴君”进行实战评估。尽管UBCS部队奉命展开所谓的“平民撤离”,实则沦为生物兵器的活体标靶。随着联邦军队和国民警卫队于9月26日撤离封锁,政客德雷克·C·西蒙斯推动的清洗计划终获总统批准。10月1日的核爆不仅抹平了整个浣熊市,更催生了多方势力暗战——保护伞及其竞争公司、美国军方、恐怖组织与黑市集团各自劫获G病毒样本,所有事故证据都在蘑菇云中化为乌有。这场以无数人命为代价的生物军备竞赛,最终以这种方式落下帷幕。
浣熊市核爆事件引发的政治海啸彻底动摇了保护伞帝国的根基。美国国会紧急通过特别法案,不仅冻结了保护伞在美全部资产,更促成时任总统因决策失当引咎辞职。尽管幸存者艾丽莎·阿什克罗夫特等人的纪实报道引发舆论震动,但五角大楼通过设立“7600号反病毒与生物武器协议”巧妙转移焦点——美国国防部主导组建了“反保护伞追踪与调查小组”并赋予其跨境执法权,标志着反生化恐怖主义正式被纳入国家战略体系。
高楼将倾之际,斯宾塞启动“断尾计划”:非洲基地在1998年11月遭血洗封闭,研究员贝利等知情人被灭口;次月,洛克福特岛训练营遭H.C.F.部队突袭,残部携带T病毒逃至南极基地,却最终在克里斯·雷德菲尔德引爆的自毁系统中灰飞烟灭。在一连串连环打击下,保护伞全球网络出现致命裂隙:希纳岛暴君量产基地因指挥官文森特·戈德曼的猜忌陷入病毒浩劫,整个设施被爆炸摧毁,最终仅三人幸存;欧洲巴黎实验室遭叛徒墨菲斯·D·杜瓦尔劫持,他劫走了实验室中的T病毒与T+G病毒样本,并以向美国和中国发射散布T病毒的导弹要挟两国政府交给他50亿美元。中美双方最终合作解决了这次危机。
随着世界进入新世纪,保护伞的末日狂欢也愈演愈烈。2003年,位于高加索地区的一所化工厂已经成为其最后巢穴,谢尔盖·弗拉基米尔上校在此重启从阿克雷实验室抢运的T-A.L.O.S.项目,而UMF-013超级计算机中储存的核心研究数据则成为各方争夺焦点。当病毒意外泄露导致周边村庄沦陷时,威斯克与BSAA部队的博弈揭开终章序幕——随着T-A.L.O.S.与谢尔盖上校在克里斯与吉尔的努力下葬身火海,保护伞的军事遗产尽数湮灭,所有研究数据落入威斯克之手。
长达四年的跨国诉讼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法庭上,保护伞前研究员铃木洋子与琳达·鲍德温的证词本已动摇陪审团,但威斯克暗中提交的绝密档案成为致命一击。2003年的终审判决不仅宣告保护伞公司彻底破产,更促使美俄两国发起联合通缉令追捕潜逃在外的奥斯威尔·E·斯宾塞。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保全国家颜面,这些铁证始终被封存在五角大楼的黑色档案库。
树倒猢狲散之际,保护伞日本分部在2004年3月的流拍清算,为这个横跨半个世纪的生化帝国敲响了最后丧钟。而UMF-013数据库中流淌的罪恶基因,早已通过地下渠道注入新兴组织的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