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组是萌娘百科专题维护的重要力量。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各专题的编辑组成员们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着自己专题的内容。但是,目前许多编辑组都面临着缺乏新人、老成员(甚至主要负责人)不再活跃等问题,进而导致部分专题内容陈旧,以至编辑组本身都进入沉默状态或面临丧失地位的危机。基于此,本论述旨在探讨编辑组维持自身活跃性和成员粘度的方式,并供站内各编辑组交流相关经验。
阅读本论述,我们即假定读者已通读并完全理解萌娘百科:编辑组指引以及其他相关政策文件的内容,对编辑组的运行模式有基本的了解。
许多新人编辑者可能出于顾虑或是由于不知晓编辑组的存在等原因不会第一时间加入编辑组,但会正常进行相关编辑行为。而关注最近更改页面就可以有效地发现这些编辑者,并吸收他们加入编辑组。新鲜血液的加入可以极大地提高编辑组的活跃度。
有时编辑组主要负责人可能因各种原因而降低在萌娘百科的活跃度。而主要负责人活跃度低的编辑组,其内部成员倾向于不活跃的概率会更高。因此在编辑组主要负责人较长时间不再活跃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尽快进行负责人更换。
根据萌娘百科:编辑组指引,编辑组可以设立对组内用户进行约束的规定,有些编辑组会据此对组内用户的行为进行规范,这有利于同一专题内条目格式的统一性和行文方式的一致性,但同时也可能会劝退新人编辑者。而另外一些编辑组则会选择更为松散的方式,即不设立此类规定,其优势则在于灵活性。
虽然萌娘百科:编辑组指引规定,编辑组有权利将用户排除在编辑组之外,并拒绝其加入编辑组,但除非出现绝对必要的情况,否则都应当慎重进行人员的清理。不必要的人员清理可能对编辑组成员造成疑虑,进而影响编辑组的活跃度。不对用户加入编辑组进行额外的限制也是目前站内大多数编辑组的通用做法。
由于MediaWiki系统的沟通极为低效,几乎所有的编辑组都会选择建立站外群组以进行沟通。然而,编辑组的站外群组并非只能用于相关编辑工作的讨论,尤其是当专题建设趋于完善后,与编辑行为直接关联的讨论几乎必然会减少。因此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站外群组的讨论内容并不一定要限定在本专题范围内。站外群组的活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使编辑组保持活跃。
在海外,wiki社群的编辑者们常以“编辑松”的方式举行活动。所谓编辑松,实际上是“编辑马拉松”的简写,属于一个合成词,其含义是指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就某一主题展开的条目集中撰写和编辑活动,根据发起方明确的规则,参与活动的编辑者或优胜者将有机会获得荣誉性质(有时还有明信片、徽章等实物形式)的奖励。编辑松能够有效促进相关条目的完善,同时也可以促使该范围内的编辑者保持活跃。
因此在萌娘百科,由于条目建设主要以专题形式进行,故而由编辑组发起相关的编辑活动,在推动专题内容完善的同时,也可以极大地刺激编辑组的活跃度。对此,萌娘百科站内已有相关的尝试(如“集结!林爱流的夏日邀约”),读者可自行参考。然而,我们强烈不建议组织涉及金钱的编辑活动,这一方式存在收费编辑的风险,可能对萌娘百科的根基造成动摇并可能导致1029事件重演。
萌娘百科的许多编辑者都不会只专注在某一个专题的范围内。事实上,很多人都同时是多个编辑组的成员,或是参与多个专题的维护,此类情况在相近的专题内(例如某一品类的多个游戏,或同一厂商发行的多部动漫)会更为常见。因此,编辑范围接近的编辑组同样可以联合举办上文所述的活动,这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并吸收更多的新鲜血液。
若是有相关渠道,编辑组甚至可以与所在专题领域的公式展开合作,如动漫制作方、游戏厂商官方等。对此萌百站内亦有相关尝试,例如无畏契约编辑组通过成员OTS.EndPoem[更多]讨论页贡献上传历史封禁及历史被删贡献移动日志巡查日志用户权限的渠道,向游戏发行方拳头游戏注册成为官方注册媒体,从而以媒体身份参与相关报道活动,并获得了直接采访部分选手的机会。这不仅对编辑组的外宣工作有着重大意义,还可进一步增强编辑组的凝聚力,同时为萌娘百科吸引了更多的新读者和编辑者。
编辑组的许多成员在编辑范围以外,仍然可能有多个方面的爱好重合。因此从纯粹娱乐的角度出发,编辑组内部甚至可以举办不局限于该专题的各种活动。对此萌娘百科的部分编辑组亦有尝试,例如无畏契约编辑组内的日麻娱乐赛等。此类活动对提高编辑组的凝聚力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