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得分$c$的计算规则中,编辑页面数$p$对得分的影响过大。根据统计结果,对于编辑次数$t$足够大的编辑者,其贡献得分可以用$c\approx p+200$来估算;实际上,编辑者要编辑$10000$次“过去已经编辑过的页面”才能使这里的加数达到$2\times\sqrt{10000}=200$,只要编辑足够多“过去没编辑过的页面”来增加$p$,再去编辑“过去已经编辑过的页面”就很难对得分产生大的影响。这种计算方式会让对大量页面进行机械的批量编辑获得更高分数;而专注编辑少量页面但贡献内容量很大的编辑者,却因为编辑范围小,很难获得高分。
葫氏编辑得分$h$相较于贡献得分$c$,其计算规则的优点是综合考虑各项数据,降低单一数据对得分结果的影响;总得分是每天得分的累加,所以无法实现快速刷分。这可以让长时间参与编辑的,不论是习惯少次大编辑还是多次小编辑的,不论是习惯增加内容还是梳理内容的,都可以获得相对高的分数;同时还会相对降低短时间内进行批量编辑、剪切移动内容、反复改动等的得分。
$$h=\sum\limits_\textup{天}\sqrt{\begin{aligned}&\Big(2n+\sqrt{5p-5n+4}+2\sqrt{t-p+1}-4\Big)\\&\times{\frac{1}{6}}{\log_\phi\Big((\phi+1)^{s}+\phi^{-s}+8\phi+3\Big)}\end{aligned}}, \textup{其中}\phi={\frac{\sqrt{5}+1}{2}}$$
葫氏编辑得分的公式可以简化理解成:
$$h=\sum\limits_\textup{天}\sqrt{{A(n,p,t)}\times{B(s)}}$$
取每天创建页面数$n$、编辑页面数$p$、编辑次数$t$计算得到的“每日编辑活跃度”$A$,和根据净增字节数$s$计算得到的“每日编辑贡献度”$B$,计算这两个数字的几何平均数,即得到每天的得分。将每天的得分相累加,即为编辑者的葫氏编辑得分。
每日编辑活跃度$A$
$$A(n,p,t)=2n+\Big[\sqrt{5(p-n)+4}-2\Big]+\Big[\sqrt{4(t-p)+4}-2\Big]$$
可以将每天编辑页面的行为分成3种:创建页面、编辑(但非创建)当天没编辑过的页面、编辑当天已经编辑过的页面。
创建页面的次数即为$n$。创建1个页面,也会同时计对1个新页面进行1次编辑,所以会同时给$n$、$p$、$t$各加$1$,$(p-n)$和$(t-p)$不变,式中只有第一项$2n$会变化。每创建1个页面,$A$就加$2$。(在贡献得分的计算规则中,创建页面直接加$1$分。)
编辑(但非创建,本段中下同)当天没编辑过的页面的次数即为$(p-n)$。编辑当天没编辑过的页面,会同时给$p$、$t$各加$1$,$n$不变,$(t-p)$不变,$(p-n)$会加$1$,式中只有第二项$[\sqrt{5(p-n)+4}-2]$会变化。每编辑1次当天没编辑过的页面,记编辑当天没编辑过的页面的次数为$x$,$A$就加$\sqrt{5x+4}-\sqrt{5x-1}$。当天除创建页面外的第1次编辑,$A$会加$1$;第2次编辑当天没编辑过的页面,$A$会加$\sqrt{14}-3\approx0.742$;此后逐次减少。(在贡献得分的计算规则中,编辑从来都没编辑过的页面直接加$1$分。)
编辑当天已经编辑过的页面的次数即为$(t-p)$。编辑当天已经编辑过的页面,会给$t$加$1$,$n$、$p$不变,$(p-n)$不变,$(t-p)$会加$1$,式中只有第三项$[\sqrt{4(t-p)+4}-2]$会变化。每编辑1次当天已经编辑过的页面,记编辑当天已经编辑过的页面的次数为$x$,$A$就加$2\sqrt{x+1}-2\sqrt{x}$。当天第1次编辑当天已经编辑过的页面,$A$会加$2\sqrt{2}-2\approx0.828$;第2次编辑当天已经编辑过的页面,$A$会加$2\sqrt{3}-2\sqrt{2}\approx0.636$;此后逐次减少。(在贡献得分的计算规则中,编辑过去已经编辑过的页面直接加$2\sqrt{x}-2\sqrt{x-1}$分。)
当天编辑$t$次,每次都编辑不同页面的$A$,与反复编辑同一页面的$A$相比,$A\textup{的差距}=\sqrt{5t+4}-2\sqrt{t}-1$。当$t<9$时,反复编辑同一页面的$A$更大;当$t=3$时,$-(A\textup{的差距})$最大,$A\textup{的差距}=\sqrt{19}-2\sqrt{3}-1\approx-0.105$。$t>9$时则相反,每次都编辑不同页面的$A$更大;$t$越大,$A\textup{的差距}$就越大;在$t=46$时,$A\textup{的差距}\big/\lower0.5ex{t}$的值最大,$A\textup{的差距}\big/\lower0.5ex{t}=(3\sqrt{26}-2\sqrt{46}-1)\big/\lower0.5ex{46}\approx0.016$。
在当天没有编辑时,$A(0,0,0)=0$。
这种计算规则,保证了创建页面、编辑更多页面可以获得更高的得分。而如果是短时间内大范围的批量编辑,仍然能够加分,但加的分会越来越少。如果是对单一页面反复改动,则同样会让加的分会越来越少。由于分数是每天计算的,所以长时间的反复改动、长时间大范围的整理页面等不会受到影响。
每日编辑贡献度$B$
$$B(s)={\frac{1}{6}}\log_\phi\Big(\phi^{2s}+\phi^{-s}+\phi^6-2\Big)$$
当$s>0$时,$\phi^{-s}$接近$0$,而$\phi^{2s}$会特别大。例如,在$s=9$时,$\phi^{-9}\approx0.013$,$\phi^{18}\approx5778.000$。此时可以忽略$\phi^{-s}$;在$s$足够大时,还可以忽略$\phi^6-2\approx15.944$,$B(s)\approx\log_\phi(\phi^{2s})\big/\lower0.5ex{6}=\raise0.5ex{s}/\lower0.5ex{3}$。
同理,当$s<0$,$-s$足够大时,$B(s)\approx\log_\phi(\phi^{-s})\big/\lower0.5ex{6}=\raise0.5ex{-s}/\lower0.5ex{6}$。
当$s$在$0$附近时,$\phi^{2s}\approx1$,$\phi^{-s}\approx1$,$B(s)\approx\log_\phi(\phi^6)\big/\lower0.5ex{6}=1$。
$B(s)$可以近似为:
$$B(s)\approx\begin{cases}\raise0.5ex{-s}/\lower0.5ex{6},&s< -6\\1,&-6\leq s<3\\\raise0.5ex{s}/\lower0.5ex{3},&s\geq3\end{cases}$$
当$s$在$-6$或$3$附近时,这样近似并不精确。实际数值:$B(-6)=\log_\phi{(-128\phi+241)}\big/\lower0.5ex{6}\approx1.220$,$B(3)=\log_\phi{(18\phi+5)}\big/\lower0.5ex{6}\approx1.223$。
在当日净增字节数是正数时,每增加3个字节(相当于1个汉字),$B$就大约加$1$;在当日净增字节数是负数时,每删减6个字节(相当于2个汉字),$B$就大约加$1$;在当日净增字节数在$0$附近时,$B\approx1$。
这种计算规则,保证了增加或删减较多内容的编辑可以获得更高的得分,但删减内容的得分比增加相同字节数内容的得分要低。同时,对于字节数变化不大的编辑,仍然可以获得少量得分。而如果是短时间内对页面里的内容添加后又删除、剪切移动到其他页面等,则会因为净增字节数归零抵消而不能获得高分。
再加上每天的得分在计算完$A\times{B}$后还要再开根号,就更大程度上限制了短时间内大量编辑获得过高的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