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之所以称为“百科”,是因为她能以百科的形式,向读者介绍ACGN+事物。读者带着疑问来到萌娘百科,是为了解决疑问来的。然而,我们不可能在一个页面内完全解决读者的所有疑问,必须适度添加链接以将读者带到其他页面。因此,链接是萌娘百科的重要机制,我们可以通过超链接用来串联萌娘百科。
本论述假定读者已经阅读过Help:高级编辑#内部链接及其他讲述在页面内插入链接方式的文档,故不再赘述插入链接的方式。
我们先来阅读以下两段内容:
最早的计算机是机械计算机,如差分机等。因为很适合分析弹道,所以这些古老的计算机也很自然地找到了科学家以外的最大客户——军队。随着密码学兴起,计算机的业务又拓展到加密和解密上,如二战期间,用于破译密码的超级计算机(以当时标准而言)“图灵炸弹”和“巨人”先后诞生在英国。二战结束后不久,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款实用型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此后冷战的到来推动着电子计算机高速发展,这些“高大上”的科学仪器逐渐走出实验室,进入工业、商业、交通等各不相同的领域,最终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现代人的必备品,甚至和移动电话整合到了一起。如今,科学家仍在探索计算机新的可能性,如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在LL系列的前四个企划中,kaorin是全系列最矮的声优,身高为四薯减3cm,和身为系列最矮的主要角色的某面瘫相比也更矮。146与萌P、上海巨人等身高较高的声优合照或一起自拍时往往有搞笑效果。
相信大多数读者应该明白这两段内容出现了什么问题:
所以接下来我们应当思考:到底怎么样添加链接合适?
除非与条目的上下文特别直接相关,为保证读者阅读体验,一般来说,无需为下列对象建立链接:
萌娘百科不是万物百科,她只是一个共笔的ACGN百科网站。所以,没有必要为我们生活中的常见概念创建大量链接,而让条目被这种无用的链接填满。对应的条目只重点介绍它们在ACGN中的使用例,而不会详细介绍它们本身。与其让读者为了解常见概念在萌娘百科做无用功,不如索性不加链接,反而可以让版面更加整洁。同时,对某个词语添加内部链接,也暗示编者不认为读者总会掌握这个词语。如果对常见事物大量添加内链,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冒犯。试想,当你看到所有常用的概念都进行链接的文章,你会对编者有什么想法?
除非在可预见的将来会进入收录范围,否则此类内容原则上不应添加内部链接。
根据消歧义方针,萌娘百科的消歧义页只会对重名的词组进行不超过200字的简要介绍。除此之外,消歧义页对歧义项的介绍往往也十分有限。除非需要让读者在消歧义页了解词义及来源,否则链入消歧义页无异于将读者引导到交叉路口后撒手不管。
如果要链接的内容本身经过了消歧义,请链接到正确的歧义项。同时,在因消歧义而将无后缀页面移动到有后缀名称时,一般需要替换既有的链接,使其将读者引导到至正确的歧义项。
在大家族模板中,一般不应当加入指向重定向页面的链接,而应该忽略重定向,使用管道符直接链接至目标页面。这样,在浏览目标页面时,相对应的链接默认将显示为黑色加粗,方便读者找到该条目在大家族模板中的位置[1]。
但是,当该重定向存在拆分为内容页面的可能时,则不应当用管道符绕过重定向,以避免在拆分后退回链接。
大多数时候,对于首次出现的相关事物,读者可能无法理解,并试图查询。为了方便读者查询,将读者带到对应的条目,便十分必要。
正如萌娘百科:不要假设读者知道梗所言:(当然,不限于梗)
“ | 然而,流行文化中的梗一方面能建立起独特的文化符号,另一方面也加高了相关领域的了解门槛。尤其是当下各种亚文化纷繁杂乱、错综复杂又时有交叉,不同的受众对不同领域的梗的了解程度都各不相同。而萌娘百科尽管不是常规的严肃知识百科,但它终归是一个百科,而不是论坛社区或创作平台,这决定了比起流行文化的受众和粉丝文化的共同创作者,我们编辑者更应当担负起这些文化的记录者之职责。这不代表我们一定不能在条目里玩梗,但这要求我们除了遵守玩梗适度的原则外,还应当承担起一个特殊责任:向读者解释我们在玩什么梗。 | ” |
例如,在信息栏“萌点”一项添加的萌属性,一般都需要添加内链,以方便读者了解该萌属性,除非其没有独立条目。
以实例二为例,只需要加入数个内部链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段文字的可读性[2]:
在LL系列的前四个企划中,kaorin是全系列最矮的声优,身高为四薯减3cm,和身为系列最矮的主要角色的某面瘫相比也更矮。146与萌P、上海巨人等身高较高的声优合照或一起自拍时往往有搞笑效果。
但是,在创建红色链接时,请确保所链接的页面名称符合一定的命名规范。这些规范包括但不限于条目命名指引、对应专题的专题指导、站内现有的讨论共识等。这是为了确保其他编辑者能够在正确的标题上创建条目。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将一些篇幅和性质足够独立收录的内容拆分至子页面或是其他地方,以降低篇幅(例如作品的配音、特定机制、角色介绍)。此时,我们可以简单使用{{main}}或者{{see also}}来将读者引导到对应的页面。
如前面的实例,在同一小段文字内重复设置同一个词的链接,会使得页面变得凌乱。
不过如果条目很长,为防止读者无法找到对应链接,在一大段内容之后重复一次曾出现过的链接,一般是可以接受的。
一般情况下,在条目内设定自我链接或自我重定向对读者毫无益处。自我链接一般只会加粗显示,不会作为链接实际生效。而自我重定向则会令读者感到疑惑。
当然,自我链接并非一无是处。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除#不在收录范围的内容一节所述以外,关于红色链接,可能还有以下一些情况:
相比内部链接可以通过颜色表示状态,外部链接或跨wiki链接在点开之前无法肯定其是否有效。因此,对于在收录范围内且有条目的内容,建议添加内部链接而非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