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面用于介绍2010年由高希希执导、朱苏进编剧的“历史大作”电视剧《三国》(通称“新三国”,与1994年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即“老三国”区分)所衍生出的一系列梗和笑料。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国内外都有着极高的人气和影响力,衍生与改编作品无数,2010年拍摄的电视剧《三国》(下称《新三国》)也是其中之一。这部作品的制作人员和演员阵容皆可用“豪华”来形容,播出后立刻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1995年的《三国演义》(下称《老三国》)一同成为国内观众最耳熟能详的三国题材电视剧。
但是,《新三国》中存在许许多多较为严重的制作问题,比如剧本问题、台词问题、演员演技问题等,自播出以来便颇有争议:
由于本剧播出时网络相对不那么发达,对《新三国》的批评吐槽并未广泛传播,不过当时已有许多《新三国》中的“名台词”“名场面”在网络上流行,且当时喜爱《新三国》的网民与厌恶《新三国》、喜欢《老三国》的网民间也常常发生争论和对立。大约自2017年起,随着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发展壮大,令更多三国爱好者及一般网民注意到了《新三国》中的大量问题,掀起了一波吐槽《新三国》、深挖新三国各类槽点的热潮,进而发现《新三国》几乎每集都有槽点,且每集的槽点都大量且密集,甚至会出现许多吐槽《新三国》的UP主针对同一片段能发现不同槽点的神奇现象,使得《新三国》以一种丢脸又喜感的方式在十数年后再度爆火出圈。
如今,《新三国》相关的迷因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和鬼畜素材在鬼畜领域几乎比肩《老三国》,代表作品如B站UP主Rarondo9(R9)的新三国剪辑。
谐音
刘备等人屡次提及的概念其实就是指“编剧的大手”,每当作品里出现角色突然有“看了剧本”的表现或生硬的与剧中人设不符的行为时,观众都会调侃他们受到了“天意”的影响。
| “ | 孙文台兵败早在我意料之中,因为孙坚虽然英勇,但是求生心切,孤军深入,已成骄兵,而骄兵必败。 | ” |
| ——曹操 | ||
也作“哀兵必胜”,由曹操提出的军事理论,首次出现于第5集。虽然本作的曹操和历史及演义中不同,是个军事才能奇差的人,但他提出的“骄兵必败论”却贯穿了《新三国》始终。
“骄兵必败”这个成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本意为“过于骄傲轻敌的人必定打败仗”,但在《新三国》中的呈现方式却更像是谁看似占了上风就必然会败,反之看似占下风的人必然会反杀的神奇逻辑。
《新三国》的大部分赶路戏都重复使用了一条小山路来拍摄,这条见证了诸多三国重要事件的小山路也因此被戏称为“新三国道”。
本意指将某人架起扔出去或用工具叉着赶出去,古代衙门审案时,若遇到堂下有捣乱或不安分的人,两名差役就会用长棍夹住那人后扔出去。
在《新三国》中,为了刻意彰显“古风感”,本作大人物在想要把某人赶走时都会叫手下把那个“叉出去”,令“叉出去”在本作中出现频率格外频繁,成为了《新三国》开播后最早流行起来的一个梗,通常被用来幽默地表达想把某(些)人赶走的意思。
同样是在《新三国》中被滥用的古风词汇,本意指“夜晚”,通常用来表达“连夜赶路”的情况,最早出自《三国志·吴志·吕岱传》“星夜兼路”。而在《新三国》中,“星夜”一词几乎可出现于任何想表达“昼夜兼用”的台词中,给人一种剧中角色都喜欢在晚上行动的感觉。
本意指“盼望殷切,快把眼睛望穿了”,在本作中同样是被滥用的成语之一,可用在任何“我等不及了,快端上来吧”的场合。
| “ | 孟德,你终于来了,我等可都是望眼欲穿了。 | ” |
| ——袁绍 | ||
| “ | 在下盼你们简直望眼欲穿啊! | ” |
| ——孙坚 | ||
指著名单口相声家、曹老板毒唯易中天编剧的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因为电影播出时正值对《新三国》的吐槽和批评最为流行的时候,同时本电影和《新三国》一样以曹魏为主视角且同样有许多歪曲历史和演义原著、OOC的内容(如把本作主人公、官渡之战时期的曹操塑造成“爱民如子”“一腔热血”的大好人半辈子都在尊曹贬刘的易老师居然把自己心目中的曹操塑造成了刘备的样子,把刘协塑造成曹操的“好哥们儿”等,结合历史与演义可谓十分的黑色幽默),再加上易教授本就因一些行为而颇有争议,导致许多观众将该电影与《新三国》相提并论进行吐槽。
顺带一提本电影虽然名为《三国的星空》,但完全没有刘、孙两家的身影。
由陈建斌饰演,本剧主角。相比历史上及《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本剧着重刻画了他凶残、狡猾、多疑的一面,但对其谋略与基本人性的刻画却难以令观众信服,甚至很多时候显得很没人性(如杀了吕伯奢后第一反应居然是笑,父亲曹嵩被杀后曹操的“哭戏”也听不出悲伤感反而显得很搞笑)。此外本剧的曹操也有很多“大魏摩托。(演义中的曹操虽是“奸雄”,但并非如此没有教养和礼数,并且也相当有文采)
陈建斌疑似不会骑马,剧中从未出现过曹操骑马的画面,涉及马戏的场合要么只有上半身,要么是替身出演。
另外,陈建斌在念台词时咬字相当奇怪,甚至有一种大佐口音的感觉,也使得本剧的曹操获得“曹大佐”的称号。
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后说出的发言,完全是逃避责任、把个人恶行甩锅给大环境的行为。本剧中设定吕伯奢是个有堡垒还有兵士的一方地主,按理说你曹阿瞒不来人吕伯奢还不一定会是这乱世的最大受害人。(而且曹操屠戮吕家庄时吕伯奢手下这群士兵不知为何全都消失了)
事实上整段曹操屠杀吕家庄的情节都颇有槽点,除了上述的吕伯奢成了有兵有山寨的地主外,还有其手下家丁刻意对着曹操房门口磨刀、对着一头猪说“贼货,这就宰了你”“把那厮绑起来杀了”等刻意制造误会的奇怪台词、曹操杀人前后居然都在笑等。
出自第12集,正在帐内吃饭的曹操得知兖州被吕布偷袭后愤怒地将手中装着米饭的碗倒扣在桌上,得知是自己的“老朋友”陈宫在为吕布做军师后一边说“这就不奇怪了”一边把饭扫回碗里,这一十分喜感的桥段与当时正在打仗的紧张氛围显得格格不入,再加上陈建斌夸张的演绎,成为了本作早期知名度最高的一个鬼畜名场面。
曹操见到赵云在战场上大杀四方时,说出了这番话,成为了其经典台词之一。常用来表达类似“还有高手”的意思。
曹操得知袁术称帝后,召集了自己的部下们,然后:
出自曹操割发代首的桥段,曹操命令手下军士不准踩踏老百姓的麦田,但因一只不知为何主动冲向曹操的鸡惊吓了其乘坐马车的马匹导致他自己的马车失控碾压了麦田,因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军令毫不慌乱,仿佛早已看了剧本般曹操拔剑打算自尽,荀彧(演义原作中本为郭嘉)引用《春秋》中“法不加于尊”的观念劝说曹操,曹操竟脱口而出“春秋胡言乱语”。
当时的人普遍都对《春秋》抱有敬重之心,曹操再怎么“真性情”或直性子也好也不该说出“春秋胡言乱语”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关羽:你猜我为啥不跟你?,并且原作中郭嘉引用《春秋》劝说曹操本就有帮违反自己军令的曹操找台阶下的用意,原作及《老三国》的曹操在听过这么一番劝后接受了该说法并决定割发代首,而《新三国》的曹操却仿佛知道自己有主角光环死不了一般,连手下谋士好心帮他找台阶下也不领情。
此外原作中曹操是马踏麦田,但如上文所述,陈建斌老师似乎不会骑马,因此《新三国》中本桥段的曹操是乘坐马车然后踏了麦田。所以要斩也该斩车夫
徐州被刘备集团夺得后,刘备差被击败的曹军将士把跟生日蛋糕一样大的传国玉玺送给曹操,说要扣留五万精兵驻守徐州防御袁绍,曹操无能狂怒:“徐州原本就是我的,我的!”随后又得知守城将军车胄也被关羽斩杀,十分激动地表示:“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车胄有八万精兵驻防徐州,八万呢!你就算是八万个馒头,刘备也得啃上半个月!怎么可能说丢就丢!”
这段情节中曹操毫无仪态、无能狂怒的表演和台词显得十分喜感,因此常被鬼畜。
本作中曹操的为人处世之道。
由孙洪涛饰演。和原著一样跟着曹操出走搞事业,但与曹操一样是个虚伪的、抛家弃子的小人。
喜欢蛐蛐。说话时喜欢歪着头看人,口头禅是“哎呀!”
陈宫打算跟随曹操去共图大业时,曹操问他妻儿老小怎么办,陈宫竟表示“只当我陈宫从来就没有这些”。编剧本意或许是想表达陈宫为成大业舍弃一切的决心,但此种抛弃家人、舍弃忠孝的发言实在是大逆不道。
陈宫非常喜欢蛐蛐,在衙门里养了许多的蛐蛐,每天都不务正业而沉迷于斗蛐蛐,去监牢里探望曹操并和他大声密谋时还要刻意带一罐蛐蛐进去,情绪激昂时还把蛐蛐罐摔在了地上,后来陈宫与曹操一同逃亡前,还特意去与自己的蛐蛐们告别,称呼它们为“列位仁兄”。有时间和“列位仁兄”道别却不想想自己的父母妻儿?
后来曹操杀死吕伯奢一家,将他们下葬时,陈宫突然说出了一句十分出戏的台词:“我在想我的那些个蛐蛐,它们个个有情有义。”
另外斗蛐蛐始于唐代盛于宋代,东汉末年的陈宫会喜欢斗蛐蛐显然不符合时代背景;不过《老三国》中其实也有犯此类错误(第65集《兵渡泸水》中刘禅也在斗蛐蛐)。
由于和伟饰演,季汉集团的首领。总是标榜自己有“仁义”的人设,曹操也称他的雌雄双股剑分别名为“仁之剑”和“义之剑”,但
总是一副很没自信、受了委屈的样子,经常不正眼看人,脸上没什么表情。十分玻璃心,吃了败仗或走投无路时经常想着放弃、自刎归天。(演义中的刘备虽然屡战屡败,但却也屡败屡战,百折不挠)
出自刘备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一段,刘备感慨了一句“好风啊”之后说出:“风从虎,云从龙,龙虎英雄傲苍穹。”这句中“风从虎,云从龙”出自《周易》(不过说反了),后面的“龙虎英雄傲苍穹”就纯粹是自造的句子了,因为听上去十分中二且在当时的场景下显得较为突兀而成梗。
刘备被曹操军队追杀时,拔出双股剑,对自己麾下的军人下令:
| “ | 列位弟兄,随我接战,战至最后一刻,自刎归天! | ” |
网友也常将此句台词转述为“三军听令,自刎归天”。
刘备在东吴享乐时,赵云来劝说他关心大业,刘备答道:“我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将其赶走后,对手下人轻描淡写地说“接着奏乐,接着舞”。
因为于和伟也有蹦迪的名场面,有时会与该梗联动。
因为关羽和张飞对诸葛亮有不满,刘备一怒之下表示“我再听到你们议论孔明先生,我就扎聋我自己的耳朵!”
刘备得知关羽被杀后,激动地表示:“不可能!我二弟天下无敌!”这句直白又出戏的台词把本该悲壮其实也没多悲壮的氛围瞬间毁掉了。
由于荣光饰演。首先于荣光的体型和眯眯眼就被许多观众认为和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和卧蚕眉,威风凛凛”的描述很不符合,其次于荣光在饰演关羽时,也和于和伟一样有经常不正眼看人的表现,并且和关二爷忠实、霸气又有大将风采的人设不同,本作的关羽可谓除曹操外的另一大装逼犯,经常做出刻意装逼的不讨喜行为。
经常由替身出演,其替身可能是本剧最多的。
过五关斩六将被砍至过三关斩三将。
历史及演义中关羽都是在走麦城事件中英勇战死,但本作的关羽居然是在被包围、走投无路之际自杀,制作人员和于老师居然还觉得这样的改编保住了关羽的面子……蜀汉人均自毁倾向
关羽形容诸葛亮时,称他在加入刘备集团前就自称“卧龙”,表示“龙,可是帝王之征啊”,随后担心诸葛亮会乘机做了荆襄之主,他们兄弟几人到时候都要听他的。那关二爷你的“青龙偃月刀”又怎么说?
有时会玩谐音梗“聋,可是帝王之征啊!”,或是和本作其他与“龙”“聋”相关的梗联动(如上文的“我就扎聋我自己的耳朵”)。
由康凯饰演。本作中放大了张飞蛮狠、粗鲁、没教养的一面,将其塑造成言行粗鄙、咋咋呼呼、毫无军事才能的粗人(演义中的张飞虽然也以粗犷豪放著称,但也很有军事头脑,用计谋的成功率极高),多次公然在大庭广众下口出狂言,十分的不讨喜,被观众讽为“张狒狒”。
因为康凯也在《新水浒》中饰演李逵,且二者的外貌、人设乃至部分台词都有不少相似,因此常被观众类比。
原作中张飞因鞭打部将范疆、张达并对二人提出极度难以满足的军令导致被二者怨恨并被二者杀害的情节虽然反应了张飞酒后误事、因二哥关羽之死极度情绪化和管理军队方面的缺陷,但也是十分让人心痛惋惜的情节。但本作的张飞因一系列不讨喜的行为导致观众几乎对他没有一丝好感,反而让杀死他的范疆、张达被观众戏称为“英雄”。
张飞经常动不动就说要捅某人一万个透明窟窿,十分喜感。
张飞因刘备长期留在东吴不归而着急,诸葛亮因为自己的计谋安排否定了立刻发兵去救刘备的提案,因此张飞一怒之下大吼“我看你是舍不得这张帅案吧!”并掀翻了诸葛亮的桌子。张飞离开后,诸葛亮破防并萌生了退出集团的想法。
本剧中郭嘉存在感较低且登场没有铺垫,很多原先属于他的戏份(如割发代首时的戏份)都移交给了荀彧。
袁术称帝后,郭嘉提醒曹操他手中的天子也随之贬值了,如果曹操不管,之后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皇帝,曹操手中的天子也就彻底没用了。合着天子也能通货膨胀是吧
由吕晓禾饰演。虽然依旧是实行专权暴政的大恶人,但和本剧其他角色比却仿佛像个“正常人”,对义子吕布也算仁至义尽,甚至提出过封他为“太子”。
文化程度不高,不知为何总以“咱家”作为第一人称。虽然是西凉人,但有时候会蹦出东北方言,如“想扒拉下来你,就扒拉下来你了就”。
由何润东饰演。和原作中貂蝉为离间董卓和吕布而自愿参与王允连环计的家国情怀不同,本作中貂蝉和吕布被明确刻画了十分狗血的爱情戏码,二人的爱情戏甚至占据了足足11集的篇幅,而原作中卖主求荣的“三姓家奴”吕布也被刻意塑造出柔情的人设,甚至在陈宫眼中被视为“长不大的孩子”,实在是意义不明,被观众讽为“神貂侠吕”。
总是自称有赤兔马和方天画戟的自己是无敌的,仿佛没有这两件神装自己就一无是处一样。还不如让赤兔马拿着方天画戟出去打仗
性格直率,甚至有些傻气,张飞骂他“三姓家奴”时,他还要问“我堂堂吕布怎么就成了三姓家奴”,让张飞给他和观众科普其杀丁原、投董卓的事迹(因为本剧没有拍吕布杀丁原)。
由陈好饰演。
和原作中貂蝉为离间董卓和吕布而自愿参与王允连环计的家国情怀不同,本作中貂蝉和吕布被明确刻画了十分狗血的爱情戏码,二人的爱情戏甚至占据了足足11集的篇幅。被观众讽为“神貂侠吕”。
虽然本剧中和吕布描写出了惊天动地的纯爱戏码,仿佛吕布的唯一官配,但依然只是吕布的妾,甚至有时更像个婢女。经常被吕布叫出来唱歌跳舞,但来来去去只会那么一支舞。
有时候会展现出比义父王允更高的智谋和清醒程度。
吕布死后,曹操去看貂蝉,貂蝉在曹操面前拔剑,一旁的许褚见状立即冲上并怒喝:“妖妇,
当然,貂蝉自刎也是原创剧情,原作中没有明确交代貂蝉在连环计之后的去向和结局。
由阎沛饰演,绰号“骷髅王”,本剧的“正常人”之一。
袁术被刘备带兵紧逼,山穷水尽直呼想要蜜水时,刘备为其送上书信劝说其自杀,袁术表示“刘备还是个忠厚人啊”之后自刎归天。
由沙溢饰演。人称“江东小霸王”,但非常没有政治头脑,是名副其实的“孙笨”。
由于沙溢曾饰演《武林外传》的白展堂这一代表性角色,因此许多观众评价看到孙策这张脸就想笑。
孙坚集团在新三国里遍地都是的长乐宫里找到了跟生日蛋糕一样大的传国玉玺,孙策突然端着传国玉玺,对父亲孙坚下跪并公然说道:
| “ | 恭喜爹可以 |
” |
且不论“拿到玉玺就能称帝”的奇妙逻辑,孙匡扶汉室?(无关心)。
| “ | 我上表汉帝,让他封我为大司马的事情,许昌已经回消息了,(突然大声)竟然不许!? | ” |
由陆毅饰演。作为三国时期最出名的谋士之一,其却经常要么愁眉苦脸,要么面无表情,并且和刘备一样玻璃心,容易破防甚至爱哭,没有体现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从容和智慧。刘关张三人疑似也很看不上他,经常对他刻意刁难与揣测(如上文的“龙可是帝王之征”“我看你是舍不得这张帅案吧”;演义里包括关张在内的武将都对诸葛亮十分尊敬,哪怕最开始对其有不服也会因诸葛亮展现出的能力而改观)。
因为陆毅同时也是《人民的名义》中男主角侯亮平的饰演者,因此常有观众将两个角色进行对比。
出自火烧上方谷一段,诸葛亮用火攻将司马懿的军队困在谷中,眼见司马懿等人无法脱困,诸葛亮竟说道:“好火啊,比夷陵之火还好啊。”
夷陵之火(火烧连营)是蜀国方面的一次巨大惨败,诸葛亮于情于理都不该说出这样的话来。
马超对曹操叫阵时喊出的台词。
由倪大红饰演。虽然颇有谋略,但经常莫名其妙的发疯。
由于倪大红也是《都挺好》中苏大强的饰演者,因此本剧的司马懿也获外号“司马大强”。
曹真在陈仓被诸葛亮打败逃走,因中了蜀军的埋伏吓到坠马重伤,临死前因不愿让祖宗蒙羞而命令手下将他杀了,这时候司马懿前来支援(然后埋伏的蜀军突然都消失不见了),见到曹真后一边问候他一边往他背上拍了两下,拍得曹真口吐鲜血,早有求死之心的曹真被司马懿的“化骨绵掌”这么一拍,面带笑容倒下。
司马懿率领的魏军被诸葛亮布下的两仪太极阵(剧中原文如此)打败,兵士被诸葛亮生擒后放回司马懿处转达嘲讽之词,愤怒的司马懿怒吼道:
| “ | 听令!全军冲杀蜀军阵营,直奔诸葛亮四轮儿车!!! | ” |
此处司马懿刻意强调“四轮车”和提及四轮车时的儿化音听上去实在过于喜感,因此成梗。实际上在此之前,诸葛亮和司马懿
得知董卓被刘关张刺于马下,生死不明后,王允在和其他官员上朝时信誓旦旦地说出“生死不明,那就是死了!”这句逻辑成谜的台词,随后发现董卓还活得好好的并不知为何很快从战场到了朝堂上。
其实之前王允也做出过这种半场开香槟被打脸的发言,如先前曹操刺董时认为曹操一定会成功并半场开香槟,结果被董卓打脸。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韩馥麾下的上将潘凤请战华雄,但却光速被华雄斩杀,随后就是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经典桥段。《新三国》中为潘凤这个小角色原创了这样一句台词:“我的大斧早就饥渴难耐了!”
因为这句台词实在太傻太雷人,以及潘凤此番豪言壮语和他之后被华雄光速斩杀的下场形成鲜明落差,所以成了本作最早的名梗之一。当某人想装逼时,也可以套用“我的oo早就饥渴难耐了”的句式玩梗。后来战吕布时还出现了类似“我部悍将刘三刀”这样的神奇台词。
邢道荣提着梨花开山斧,在阵前与诸葛亮对阵时放出的豪言壮语,因为这种将古文和大白话结合的发言十分傻气和中二,以及邢道荣这一角色实在过于滑稽可笑,因此成了本作最早的名梗之一。
演义中邢道荣本就是个夸下海口却被打脸的滑稽丑角,因此排除台词因素,《新三国》中邢道荣的演绎并无问题,甚至可以说出彩。
曹真、曹休前来拜见曹叡时,曹叡对曹真、曹休二人说:“三叔四伯不必多礼。”
从语文的角度,“伯”通常指父亲的哥哥,“叔”通常指父亲的弟弟,但这句台词中“叔”的排名居然比“伯”更高,而且叔伯排名紧挨着,令观众疑惑曹叡的父亲曹丕到底在家里排行老几。这句“三叔四伯”因为实在太有BUG,一度被许多观众吐槽及试图解析。
《新三国》中经常出现同一演员屡次在多个场景、多个不同阵营跑龙套的情况,显得格外出戏。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龙套演员中还包括因饰演《狂飙》中的唐小虎而出名的孙岩。
《新三国》的音乐由赵季平老师负责制作,质量相当优秀,但剧中对于部分BGM存在过度滥用的现象,这些BGM在被多次滥用的情况下完全表达不出本该表达的意境,甚至会显得别样喜感或刺耳,因此被讽为“私人音乐”。
当剧情出现突发情况或高潮情节时,会唐突播放一声很刺耳的音效(有时甚至不那么紧张的情节也会放这个音效)。
当剧情进入描写权谋的环节时,常常会配上低沉的“噔噔噔噔噔噔”的音效,有时这个音效甚至会一连出现好几次,再加上本剧的许多“权谋”都描写得相当儿戏与“办公室政治”,让这个“噔噔噔噔噔噔”的音效显得更加喜感。
当剧情气氛变得紧张时,常会使用一首仿佛用滑动变阻器制作的尖锐升调音效,听上去十分刺耳,是最不受待见的“私人BGM”之一。
严格来说被滥用的是包括《关羽之歌》《关羽降曹》《五丈原丞相归天》在内多首使用了同一段旋律的音乐,这段旋律会出现在包括激昂场合、悲壮场合等多种场合,其中许多场景甚至和关羽无关,多番洗礼下来让这首本该气势磅礴的歌反而显得十分喜感,也是对《新三国》进行玩梗恶搞时常被使用的BGM。
和《关羽之歌》一样是被多次滥用于各类场合,甚至在和刘备无关的场合也被使用的B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