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面,选曲页均可进入游戏设置。
选曲页设置旁有三个开关,从左至右依次为:
随机模式[1],AUTO模式(自动游玩),谱面左右镜像和谱面上下镜像,其中AUTO开启后在游玩界面左上角有“自动游玩”标识。
设置左侧为预览界面,因为一些效果与曲目BPM绑定(比如标记),故设置预览效果与实际游玩可能不相符。
设置页从上至下:
- 谱面速度倍数:改变谱面流速(Hi-Speed),相同倍数下流速会随歌曲BPM发生变化,游玩前也会有专门调节流速的界面。由于众多玩家反馈经常要在游玩前要调流速有些麻烦,2.0版本新增‘锁Hi-Speed’功能(但其功能尚未完善),在游玩前调流速页面点击‘调整后速度’数值即可开启
- 谱面音画同步延时:调节谱面与音乐间的延时,FAST较多时向-调节,谱面会提前,反之同理。
- 节拍线:开关游玩时画面两侧运动的竖线,节拍线与整拍(红色音符)对齐,开启有利于玩家观察并把握节拍。
- 打击音效:分别改变PERFECT,FAST/SLOW的打击音效,共7组音效,每组有3个。
- 打击音效音量:调节打击音效音量。
- 背景蒙版不透明度:主观上调节游玩背景的明暗程度(中间会有较为明显的黑色区域是为了让远处的音符更加突出)。
- 游戏HUD
- 辅助信息:改变游玩界面上方的显示内容,选项为Beat(节拍)/BPM,FAST/SLOW,以及无内容。
- 长按以暂停:改变游玩界面左上暂停键的触发方式:轻触触发或长按触发。
- 音符淡入距离:将谱面音符出现距离拉近/远,视觉上类似于下落式音游的‘上隐’,结合速度倍数调节可增加读谱体验。
- 音符位置缩放:将谱面向屏幕边缘的方向拉伸/压缩,视觉上音符会变得疏散/紧密。
- 音符大小缩放:调节音符大小。
- 音符颜色明亮程度:调节音符中心是否含有色彩光晕(或者说是有颜色/中空的样式),标准可让音符更加明显,黯淡可减少部分遮挡。
- 长按音符-尾部不透明度:修改长按,滑动音符身体的不透明度,适当降低可减少音符遮挡的影响。
- 标记
- 运动时间:调节标记(缩圈)提示的运动时间。
- 运动距离:调节标记(缩圈)提示的运动距离。
- 边框不透明度:调节标记(缩圈)提示的不透明度。(不透明度为0就相当于无标记)
- 落点淡入时间:调节落点提示出现的时长。(落点与标记调节相互独立)
- 落点不透明度:调节落点提示的不透明度。(不透明度为0就相当于无落点)
- 击中效果
- 不透明度:调节打击特效的不透明度。
- 播放速度:调节打击特效消失的速度。
- 画面帧率:调节游戏的最高帧率。
- 语言:切换语言。
- Android-图形API(仅Android设备):切换图形API,使用不恰当的图形API可能会导致渲染错误,崩溃等问题。
- 2.0已移除的设置项目:
- 触摸区域大小(2.0以后默认为1.x的最大值,即+250[2])
- 判定区域偏移
- 图像分辨率
- 抗锯齿
设置选项中点击中间的数值可将其变成默认值。
设置信息可跨版本保留,包括降版本(不能跨设备保留)。
(这里说明一下部分玩家理解的误区:2.0新增的亮/暗主题并不能通过任何选项切换,而是取决于:进游戏时设备的系统主题是否为亮/暗色,或者游玩结算后,游戏主题背景会同步上一局谱面背景,该背景是否为亮/暗色。游戏曲目都有对应固定的背景,也无法切换。)
注释
- ↑ 1.x的随机模式在2.0被移除
- ↑ 2.0已优化触摸判定,不用担心有1.x的误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