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本条目☆Kira~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
编辑本条目 。编辑前请阅读
Wiki入门 或
条目编辑规范 ,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此页面中存在需要长期更新的内容及资料列表,现存条目中资料未必是最新。 另请编辑者注意:请不要在人物历程等相关内容中悬挂此模板。具体使用方法详见模板说明文档 。
进条目啥都别说,先一起喊:No! I Wanna Be The Guy( Gay ) !
I Wanna系列
原名
I Wanna Be The Guy: The Movie: The Game
常用译名
不翻译;我想当爷们( 双马尾 ) !
类型
ACT
平台
PC
开发
Mike "Kayin" O'Reilly
发行
独立游戏
引擎
Multimedia Fusion 2 Game Maker(本家重置)
系列
I_Wanna_Be_the(早期),I_Wanna
发行时间
2007年10月 2020年12月(本家重置)
《I Wanna Be The Guy ( Gay ) 》 (日语:アイ ワナ ビー ザ ガイ )是由Mike "Kayin" O'Reilly制作的一部游戏,并有《I Wanna Be The Guy: Gaiden》(外传)、《I Wanna Be The Guy: Remastered》(重制版)及其他同人等衍生作品。
现在,I Wanna系列已成为一个2D横版过关游戏系列。该游戏系列以高精度操作与超多陷阱而闻名,经常使玩家死亡数以不寻常的速度增长,因而很多玩家常常因挫败感中途放弃。但由于通关该系列游戏能产生极大的成就感,I Wanna系列仍然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玩家群体并深受他们欢迎。
I Wanna系列游戏多数都能在一个名为Delicious Fruit 的网站上找到,目前已经有近2W款(但是仅有9000多款iw有下载链接)。百度上也有许多提供I Wanna的网站 (注) 因此,所谓的“官网下载”大多是假的 。国内玩家常常在百度贴吧进行发布游戏等交流活动。绝大部分I Wanna游戏都由I Wanna爱好者制作且免费。
I Wanna玩家经常在bilibili上发布攻略视频,圈内还会进行制作游戏比赛、速通大会等活动。中国方面举办过的最大活动是Fangame Summer Feast。
原作介绍
在200X( 7 ) 年,他十五岁生日那一天……一个孩子离开自己的家,走上了危险而又传奇的征途,只为了成为"The Guy( Gay ) "!很多年前,"The Guy"离开了这个世界,隐藏于“毁灭地牢”之中。现在,这个"年轻的男孩"力图用前任"The Guy( 他父亲 ) "亲手传给他的小手枪打败"The Guy"并取代他。上吧,打败敌人,做个爷们![ 1]
整个游戏轻松愉快( 难度上天 ) ,上手简单( 困难 ) ,内涵丰富( 从头死到尾 ) ,内容积极向上( 血腥暴力 ) ,催人奋进( 催人泪下(无误) ) 。实为休闲娱乐( 坑害新人 ) ,居家旅行( 杀人越货 ) 必备游戏。
推荐给所有喜欢动作游戏( 自虐 ) 、小游戏( 抖M ) 的玩家。
不打通这个游戏还好意思说自己是 爷们( 抖M ) ?
若你想体验该游戏的鬼畜魅力,请保持良好心态,勿过于激动甚至砸掉自己的键盘。其实原作现在是圈内相对比较简单的游戏了 只是相对,不推荐新手游玩
衍生作品
游戏版
I Wanna Be The Guy 有大量二次创作衍生作品(例如非官方“续作”《I wanna be the fangame》),目前游戏主要分为考验技术( 抖M养成 ) 的纯跳刺,娱乐向的坑作以及躲避弹幕( 背板拼脸 ) 的耐久等。I Wanna玩家根据游戏内容的偏重给游戏贴上标签,但是注意:1、这里没有将所有的I Wanna游戏种类包括在内。2、一款I Wanna有时能被贴上多个标签。在此仅列举一些较为著名或比较有特色的iw(括号内为常见称呼),其中有新手向,也有b6 向;更多可到外部链接 中的网站搜索。
Needle(跳刺)
以通过尖刺为目标的游戏。该种游戏的操作精度要求较高,由其高难特色而生出的游戏理论(如贴墙、JC、BH等)也是最丰富的。给新手玩家推荐高难跳刺游戏是绝对不推荐的,I Wanna圈内也极其反对这种做法。这类游戏可能会令玩家付诸相当多的死亡——一些游戏甚至能让玩家死上六位数甚至是七位数。但是这类游戏是I Wanna游戏的基础,一些跳刺游戏也由于其独特的魅力和用心的制作而备受好评。例如:
I wanna be the MC (新手向)
I wanna be the GGM (新手向)
I want Lollipop(萝莉炮)
Not Another Needle Game(NANG)(圈内公认跳刺神作)
I wanna conquer the blow game(一击)(系列)
Crimson Needle(cn、深红刺)(系列)(极难跳刺,慎入!)
Avoidance(耐久)
在该类型游戏中通常会播放一首来自V家的歌,游戏会跟着音乐节奏而发射弹幕,玩家需要操纵人物躲避弹幕直到歌曲结束。由于该游戏一般会要求玩家在几分钟内做到零失误,每次死亡都会令玩家从头开始,这类游戏常常会让玩家花费相对于同难度I Wanna最多的时间。例如:
I wanna melanzana(茄子)(只有神才能过的背板游戏)
I wanna sing the song
I wanna be the Buster!
I wanna be the LBAH
I wanna be the flower of sorrow(you*1)
I wanna be the destruction state
I wanna be the おぴんこす (opinkosu)(you*2)
I wanna be the はろくり (harokuri)(you*3)
I wanna grand of the perfect bear(完美熊)(四神之一)
Invincible Alien(IA)(四神之二)
I wanna be the MHC(MHC)(四神之三)
I wanna be the immature life(年少之下)(四神之四)
所举的例子都是糟游戏
只推荐给一定I Wanna基础的玩家。
Trap(坑向)
指以大量陷阱为主要游戏内容的游戏。这类游戏的娱乐性最强,因而经常被一些粉丝以一种诡异的心态推荐给他们喜爱的游戏主播。这类游戏收到关注最多,得到的误解也很多。首先,玩游戏是为了开心,虽然这类游戏看上去很坑,但其实也能给I Wanna玩家带来一种特殊的欢乐,不能以“抖M”一言蔽之。第二,I Wanna评价角度和一般游戏不一样。普通人看着做得十分“恶心”的部分在I Wanna玩家看来也许是能接受的。因此对待此类游戏请玩家和观众客观看待和评价。例如:
I wanna go bananas
I wanna be the hanamogeta
I wanna be the darejar
I wanna break the hesitation
I wanna fa trap(系列)
I wanna bigger penis
一些简单的坑向I Wanna对于新人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Adventure(综合)
指流程较长、游戏元素较多的游戏。有时候会有简单的剧情。这类游戏难度一般不会过高,又因其玩法多样而受玩家欢迎。该类型游戏是I Wanna系列中最难制作的,但做好的话又是质量非常高的。例如:
I wanna be the magnanimity
I wanna be the lovetrap(加强关卡无解的糟游戏)
I wanna kill the guy(KTG)
I wanna be the diverse
I wanna be the HeavenTrap(系列)
I wanna be the Fangame
I wanna run the marathon
I wanna warp the world
I wanna find a cure
I wanna stop the simulation
I wanna see the moon
I wanna be the chair 2
I wanna spook jam
I wanna summer feast
I wanna Adventures in the forest
I wanna be the rukimin
Not another magic tower game(永不更新 [来源请求] )
I wanna find my destiny
The cardinal house(恐怖游戏)
I wanna be the M 2(vicklleall耗时四年的神作)
I wanna be the Cat[ 2]
一些综合向游戏几乎是入坑必玩的。
Medley(抄袭)
一种特殊的I Wanna游戏,它的游戏内容很大一部分不是作者原创,而是出自其他的I Wanna游戏(需要原作者的许可),作者所做的事是加强、削弱和拼接。这类游戏中最著名的是一些诸如I Wanna Kill the Kamilia 3的高难游戏,一些跳刺游戏也用这种方式组成游戏内容。这种制作形式可以让玩家玩到很多类型的游戏,它对原游戏优秀的“魔改”也能得到玩家的赞许。需要注意的是,在长流程的抄袭关卡后常常会有多位作者的原创关卡。例如:
I wanna kill the happil(KTH)(系列)(难度极高;2代以人力几乎不可能通过,直到remake版本才大幅降低了难度:增加了save点以及去除了很多难度极大的刺阵和万恶的绕路机制)
I wanna kill the kamilia(KTK)(系列)
I wanna kill the Kamilia 3 EZ (虽然是削弱版但仍有一定难度)
I Wanna Break The Series Z(SZ)(系列)
I wanna get cultured(GC)(系列)
几乎所有的抄袭向游戏都非常难,因此绝不推荐新手尝试!
Gimmick(特殊玩法)
I Wanna是一个横版过关游戏,又不仅仅是一个横版过关游戏。一些I Wanna作者充分发挥游戏自由性的优势,想方设法地向游戏中添加新的玩法。这些玩法可以是原创的,也可以是从其它游戏中借鉴得来的。这种做法起源于I Wanna Be the Guy并被后来的I Wanna作者所继承。其他I Wanna作者自创的一些玩法如逆向操作、视觉干扰、影子人等早在2014年甚至之前的玩法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之后的I Wanna,被I Wanna引用的游戏更是层出不穷:Undertale、恶魔城、VVVVVV、东方Project、怒首领蜂、超级食肉男孩、超级马力欧、洛克人……当一款游戏中的特殊玩法够多时,它将被贴上Gimmick的标签。例如:
Draw my Guy FGM [ 3]
Chill Needle 2
I wanna gaze at the horizon(最强大脑)
I wanna be the Pendulum(dagger耗时六年的神作)
由于这类游戏常因能使人眼前一亮而大受欢迎。
相关音乐
相关手书
系列通用
游戏素材
主角
一般还是称呼主角为:“The Kid”
游戏的时候Kid的头部始终会上下颤动。可能玩家到后期也这样
实际上,Kid的判定是一个固定的11×21的长方形,在非特殊情况下不会改变。[ 4]
KID也有被替换的时候,但比较少见。[ 5]
I wanna take the time machine 2
操作
跳跃
一般按shift可进行跳跃
可二段跳(即在空中再跳跃一次 ),能够达到的极限高度为4.5格
跳的高度由按shift的时间决定
在一些环境可以三段跳跃,N段跳跃,无限跳跃
由于游戏中kid与地面的距离在1像素时(也有说0.5像素)会被判定已经接触地面,于是可以在离地1像素时起跳以达到4.5格的极限高度,这种跳法被称为Bunny Hop ,简称BH 此技巧十分刷脸
利用游戏引擎特性,以极短的间隔 连按双shift 或者 shift加数字键或NULL 或一键JC 可以做到跳跃高度极小的Jump Cancel,即JC (跳B6刺必备)
射出子弹
一般按z即可射出子弹
子弹经过一段距离后或打在墙上会消失,一个屏幕上最多允许有四颗子弹
用于对付BOSS、开启开关和存档为主,有些小怪也可以杀死,但在某些游戏中(如触碰存档或按s存档且没有相爱相杀式boss时)几乎没有作用。
在打耐久boss时也可以用来卖萌/装X打节拍 @节奏狂魔8⑩3
重生
自杀
此外,在许多种具有特殊玩法的IW中,还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操作。
游戏元素
一般最常见的iw只含有最基本的元素:存档、刺、樱桃、传送门、藤蔓、水、板子,其它如按钮、传送带、冰块、大风、三段跳等等非基本元素通常会出现在坑向与Gimmick类型的iw中。
难度
大部分游戏都有4个难度:Easy、Medium、Hard和Impossible。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存档点的数量(不过也不绝对)。
不过有些游戏不提供部分难度,或者存在其他的一些难度。例如有些iw只有一个固定难度,可能会让你选择Bow(有蝴蝶结)/No Bow(无蝴蝶结)(Crimson Needle 2),或者直接开始游戏(I Wanna Kill the Kamilia 3)。
选择Easy/Medium难度时Kid头上会有一只蝴蝶结,而选择Hard及以上难度时没有
有些游戏在选择难度时就已经开始坑人了
存档( SAVE )
通常是通过射击存档(即Z键式存档)
save保存的位置只是kid的子弹触碰存档时的所在位置
部分游戏的save外有保护区,在保护区外子弹无法射击到save(即无法存档)
不同游戏save的方法可能有不同,例如某些iw是通过 按s/按↑/接触 等方式存档的
绝大多数只存位置不存机关
由于在空中重生时可以二段跳,所以利用存档可以进行存档跳
在坑向作品中,有些存档是假的
特别提示:在一些iw的medium难度中会有medium难度专用的wuss(嘲讽用)存档,不是假存档。但不排除可能会有坑向iw把wuss搞成假存档。只能说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刺er君( spike/needle )
专业谋杀kid1号
有四种形态
平地上单个的刺据说是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极其B6的几乎无解的刺——丘山刺
在平地能够极限跳过六个刺( △△△△△△ ) 但其实准确来说这并不极限,某些大触试验的极限达到了6.875个刺
刺儿们能够相互组合或者与墙壁合作( 交易 ) 构成,其中那些超高难度的组合刺或刺阵,被广大触手所厌恶( 喜爱 ) 的,被称作B6刺
基础的刺型有顶墙刺,克星,交错等
难度较大的有双刺,三刺,F阶(喂这不算刺吧! 但带刺的F阶算 ),G阶,横纵(组合横纵被称为菊花),人外和入地刺,纳豆,倒刺,珠峰等 越来越阴间
引用一句经典:大刺怡情,小刺伤身,碧流刺灰飞烟灭
樱桃( Delicious Fruit )
专业谋杀kid2号
本名delicious fruit,直译过来是美味的水果(?),实际是樱桃( Cherry )
不是苹果( Apple ) ,但常被叫作苹果,还有fapple
也会颤抖(1像素的空间变化)
和KID的头部可能刚好错过(于是有了钻苹果这种技巧)
按钮/机关
一般显示为红色的、依附在墙壁上的、可以被子弹触发的按钮
受射击按下后会触发特定机关,如挡在kid道路上的障碍会消失之类的
然而从打开机关到kid前方的道路通畅无阻为止,这一段时间机关都可以尽情的坑死kid
请留意,当有机关可打可不打时,则其99%是坑(不过有的游戏(如I wanna see the moon)的一些看起来可打可不打的机关实际上是开下一关的障碍的)
传送门( Warp )
有两种类型
正确用法其实是让kid掉进惩罚区域(如I wanna be the Metamorphosis)
水( Water )
水藤板一号恶人
在水中可以无限跳(有些不能,但一般不将该类元素称为水)
分为一段水和二段水
在保留二段的情况下进入一段水且在其中不跳跃,从一段水落出后仍会保留二段
只要进入二段水便会刷新跳跃次数
综合以上两点就出现了万恶的水绕路跳刺
水藤板二号恶人
只能上去,不能下来
在板子中跳跃可刷新二段跳 水藤板以及普通绕路游戏必备
在个别作品( NANG ) 中可以用↓使主角从板子上落下
可以静止,可以运动。(于是有了万恶的快板前跳和慢板后跳)
静止在刺之间的一般是阻碍作用
0.5速板子上去有0.5align 量 子 刺 学
藤蔓( Walljump )
水藤板三号恶人
一直按住跳跃键才能使kid处于爬藤蔓的状态。
用方向键使kid离开藤蔓时kid会向上跳,利用这个可以使kid通过反复离开—接触墙( 按住shift并连续按←→键 ) 来达到上墙的目的
藤蔓可保留二段跳 散人以前就这个问题得到了优大的亲切指点
此外,藤蔓在各种量子刺学跳刺中作用独特。
传送带
站在上面会自动向某方向运动
在坑作中经常隐藏用于让kid扑向刺er君的怀抱,包括向上和向下的(弹簧)
其他
此类元素常常出现在坑向与Gimmick类型的iw中,形式多样,这里只列举几个较为常见的。
冰块
大风
顺风前进会跳得更远,逆风前进会有阻力。吹呀吹呀我的骄傲放纵
三段跳
大多数表现为地图上的银色小球,触碰后可以重置跳跃次数。
重力改变
大多数重力改变的表现形式为向上和向下的箭头,少数iw存在向左或向右的箭头。触碰后地图的重力会按照箭头方向而变化,但操作方式会有所不同:部分作品以kid的视角为准(例:重力向上时按←时,kid会向右移动(玩家视角)),而部分作品中在重力向上时仍以玩家视角为准(例:按←时kid仍向左移动)
BOSS
boss一般分为两类
互相射击相爱相杀
耐久BOSS背板拼脸
纯粹躲避弹幕
所消耗时间肯定是固定的常数
绝大多数耐久BOSS在kid死亡后停止行动或循环死亡时弹幕(防止玩家提前看到后面的弹幕)
I Wanna圈子里人尽皆知的BOSS
本家里的最终BOSS,也被称作老爸
游戏里通用的BOSS,在I Wanna的很多游戏里都有,能力各异
也是通用BOSS,在游戏里以耐久BOSS居多。
Crimson的最终BOSS,难度非常高 手贱率先打死绿的请重打
Destination的最终BOSS,难度高 配的BGM很好地阐述出它有多难多鬼畜
Kill The Kamilia的最终BOSS。作为神作的最终BOSS非常受欢迎。被无数人试着去fa
Lovetrap的BOSS,当之无愧的所有I Wanna游戏中难度最变态的BOSS,EX-Big Kid至今无人靠完全的人手通过。据说作者本人自己做这个BOSS的时候都没想过能不能过
I wanna be the anonymous的Impossible难度通关时的耐久BOSS,人气很高的萝莉BOSS。(最难的是她的交叉弹,很容易被封走位。曾玩碎了8⑩3的一个蛋[ 6] )
一些技巧
跳跃
跳的高度由按shift的时间决定。从一帧jc到满力jc,再到 23 帧跳。jc 跳可以做出让你跳不过1格的超小跳,如果只是轻按 shift 则不行。kid的二段极限是4.5格高。根据刺阵不同需求也不同。
转身跳 :即一二段跳跃方向不同。对于异位差转身跳(俗称F阶),要求一段前跳极限不磕头(其实小的磕头也可以,但是G阶不行 ),二段立马反身大跳。一格F阶预定
钻缝 :即刺阵中允许kid通过的距离接近kid的宽度,要求极限站、钻缝;对于倒刺,则要求极限踩方块的边缘。在较高难度的游戏中对于钻缝可能对xalign与yalign有要求,即贴对墙以控制kid的坐标来保证能成功钻缝。
贴墙 :因为一下移动判定kid水平位移3个像素点,而一个砖块是32个像素点,所以通过贴墙可以改变kid的xalign,从而跳过某些难刺。此外,在某些游戏中可通过A和D键水平位移一个像素点来改变xalign
板子跳 :在板子上跳跃可以重置二段跳。对于那些要求不能跳到板子上方或板子正上方贴刺的阵,可以斜跳到板子的下方的角,利用板子刷新二段跳再从板子的下方角斜跳出去达到跳到更高或更远的地方的目的
BH跳 :于游戏中kid与地面的距离在1像素时(也有说0.5像素)会被判定已经接触地面,于是可以在离地1像素时极限跳,从而达到4.5格高
JC :利用平台特性,以极短的间隔连按左右双shift或者shift加数字键或NULL可以做到跳跃高度极小的Jump Cancel,即JC。JC分为一段JC与二段JC。必须用到JC的游戏还是尽早leehe了好
贴吧有丧心病狂的作者做出了JC向 游戏,这破贴吧吃枣药丸
用语
此处是在国内iwanna圈内常见的用语。
B6原本是某位在贴吧胡作非为的小学生的id,然而并没有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浪。后来不知怎么就变成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形容词,可用于各种地方,例如b6刺(很难的刺阵)、b6game(很难的游戏)、太b6了(太可怕了、太难了、太触了)等等。现在逐渐被“阴间”代替。
形容一个人或者非人类的技术非常强,也是对技术强的人即那些非人类的一种称呼。现在逐渐被“神”代替。
这是一种戏称,通常在朋友等较熟的人之间使用,最早的源头大概是优瓦夏戏称Q少的「FaQ」@Q少 。一开始或许是跟F**k有关的,但是现在的意思已经跟这个词完全脱离关系了。后来就衍生出fapple、fazhu、fa作者、fa各种奇怪的东西等。现在貌似很少用了……
若kid在存档、传送门前或即将通关时死亡,即被称为“神作”。(可扩展到其他需要操作的游戏)
其他相关项目
iwanna可以进行23s 竞速比赛“过关”。
大会
国内外众多玩家的大型公开闯关表演和竞技。
Fangame Summer Feast 2017
Fangame Summer Feast 2018
Fangame Summer Feast 2019
Fangame Summer Feast 2020
Fangame Summer Feast 2021
周年庆
国内众多iwanna玩家的祝福、感想和娱乐表演。
UP主
国内iwanna玩家的攻略视频/实况视频大多在bilibili 上
同类游戏
注释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 提示您关于I Wanna Be The Guy , 在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 上 有相关条目。 请参阅:我想当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