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Year-Old Boomer | |
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Boomer |
---|---|
其他表述 | 30-Year-Old Boomer 婴儿潮世代 |
相关条目 | Brainlet、Doomer、Zoomer |
Boomer(婴儿潮世代)是Wojak迷因之一。
Boomer以baby boomers(婴儿潮世代)命名。
Boomer通常特指在20世纪中叶的高出生率时期出生的一代人。Boomer成长在经济繁荣、技术进步、社会财富日益增长的时代,享受着广泛的住房补贴和教育补贴,形成了独特的话语体系,并在推动多项社会活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Boomer笃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将不断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Y世代(千禧世代)则认为,在兴趣爱好方面,特别是在电子游戏方面,年长的Boomer与年轻的Y世代有着明显的脱节和代沟。[1][2]
Boomer的Wojak形象是在Brainlet迷因的基础上创作出的。
Boomer有着和Brainlet一样的小脑袋,不修边幅、迷之自信的中年男性样貌,谢顶且头发稀疏,额部有抬头纹,一字型唇髭,下颏胡子拉碴。
Boomer的刻板形象包括,喜欢在家用录像系统上看日本动画、喜欢扮演日本动漫女孩、喜欢在房间里玩摇滚乐、喜欢玩《RuneScape》《魔兽世界》等“老一辈”的电子游戏、对未来的虚拟现实技术或其他技术抱有信心等。
1963年1月,《每日新闻》的一篇报道首次使用Boomer一词。[3]1970年1月,《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报道首次确立Boomer一词的现代含义,后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4]
2018年4月,一些4chan用户在讨论Sad frog时首次使用“30 year old boomer(30岁Boomer)”一词,并随后在Brainlet迷因的基础上创作出Boomer迷因。
2018年5月,佩戴墨镜、佩戴虚拟现实设备、手持魔爪能量饮料的Boomer变体相继出现,并用于讨论电子游戏,常用格式为“that 30 year old boomer who...(那个……的30岁Boomer)”。
Zoomer是Boomer迷因的Z世代Wojak变体,在漫画作品中通常与Boomer相对。
Zoomer的形象是戴着眼镜的平头小伙,与Boomer相对时往往呈哭泣变体。
Wojak要困觉(Wojak Trying to Sleep)是常见的Boomer迷因格式,内容通常是Wojak、Zoomer或其他角色被窗外Boomer制造的巨大噪音(例如早晨在草坪上使用割草机)吵到无法入睡。
这一迷因格式最早出现于2018年6月,作为Boomer vs Zoomer迷因系列的一部分,内容通常是Boomer父亲和Zoomer儿子之间在不同情景下的短对话。
OK Boomer是常见的Boomer迷因格式,是一种轻蔑的反驳,通常用于无视或嘲笑Boomer和其他被视为守旧、与时代脱节的人。
最早于2015年9月在4chan上出现;于2017年10月在Reddit上出现;于2018年4月在Twitter上出现,用以回应权威人士的推文以及批评Z世代或千禧一代的推文。
2019年1月,OK Boomer与Doge迷因结合,在Instagram、iFunny、Reddit等社交网络广泛传播,主要用于嘲笑和贬低Boomer和老年人的观点。
2019年6月,Twitter上出现《OK Boomer》说唱歌曲。10月,Soundcloud上出现《OK Boomer》混音版,并在Spotify、TikTok等社交网络爆火,《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对OK Boomer迷因进行报道[5][6]。
2019年11月4日,新西兰绿党议员克洛伊·斯沃布里克在议会谈及议员平均年龄时,用“OK Boomer”回怼另一位议员的插话[7]。9日,克洛伊·斯沃布里克在《卫报》发表声明[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