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嘞?! 这个设定缺少图片,需要补上…… | |
基本资料 | |
名称 | |
---|---|
类型 | 魔物 |
登场作品 | 《樱花大战系列》 |
降魔是游戏《樱花大战系列》及其衍生作品中的一个设定。“降魔”指“降临的魔界力量”或“降临的魔物”,而并非“降服妖魔”之意,所以应该读“jiàng mó”。
“降魔”是樱花大战中最主要的魔物设定,其概念源头可追溯至十六世纪日本战国时代。
当时,伊豆国田方领主、关东霸主北条氏纲企图称霸日本,在其领地大和的主城圣魔城,秘密组织108位阴阳师开展“降魔实验”。该实验旨在“让魔降临”,北条氏纲为达成目的,不惜施行“放神之仪”以解放魔界力量,还在城内秘密研发兵器灵子橹积蓄能量。然而,实验最终失败,灵子橹失控暴走,致使圣魔城及其周边土地和居民遭受魔界污染。
为防止事态恶化,北条氏纲与里御三家联合,动用五千名咒术师,借助魔神器之力,将大和地区连同数万居民沉入大海封印,形成现今的江户川(东京湾),并以河川净化之法[1]维持封印。施行净化之法后,北条氏纲离奇失踪。此段历史被后世当权者掩盖,在少数留存的文书中被称为“黑历史”。
尽管进行了封印,但大和地区无辜牺牲的数万居民怨念深重,在当地魔力影响下,孕育出了名为“降魔”的生物。降魔是大和居民怨念与魔界力量结合的幻之生物,也是怨念与魔力融合的实体化形态。
1536年(天文四年),武藏国附近的小村落首次确认降魔出现,此后各地陆续有降魔出没的消息。由于初期降魔活动规模小、目击者难幸存,且受统治者信息封锁,降魔长期被视为幻想中的魔物。数十年后,德川家臣芦名天海发现降魔存在,并尝试用咒术控制降魔为己所用。
1600年(庆长五年),在决定日本未来归属的关原之战中,天海首次将降魔投入实战,助力德川军占据上风。天海意识到降魔力量的可怕,出于维护德川幕府统治稳定的考虑,提出江户(东京)灵力防卫对策:在上野的江户鬼门所在地,建设关东天台宗[2]总山宽永寺以镇护鬼门;同时建立江户五色不动,将宗教统制力量注入江户各神社和寺庙。这些举措为江户施加了多重封印,使得天海逝世后的300多年间,降魔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637年(宽永十四年),岛原之乱爆发,幕府军起初溃败,天海再次动用降魔扭转局势,次年动乱得以平定。
1643年(宽永三十九年),芦名天海离世。
1657年1月(明历三年),因明历大火,降魔大规模出现,这是史上首次有降魔出现的记载,最终由里御三家使用魔神器平息,相关文献为《百鬼妖怪袭来之图》。
1804年(文政元年),在大江户城(东京)地底发现巨大地下空洞,后被命名为“大江户大空洞”。
1850年(嘉永三年),星龙计划在大江户大空洞启动,当时未有人意识到该计划会对帝都地脉造成破坏。
1868年(明治元年),明治维新后,东京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天海所设封印逐渐遭到破坏,降魔开始显现出没征兆。初期出现的多为少量小型降魔,对人类威胁较小,未引起政府重视,为后续降魔相关事件埋下隐患。
十九世纪末,因星龙计划[3]破坏帝都地脉,封印减弱,太正初年大量降魔出现,爆发了“第二次降魔战争”。
1918年(太正七年)1月,帝国陆军对降魔部队展开决战。拥有“破邪之力”的真宫寺一马以牺牲自己为代价,使用魔神器成功封印降魔,降魔战争终结。
1924年(太正十三年),叉丹利用前一年天海的六破星降魔阵进一步削弱封印,引发“第三次降魔战争”。
此后,黑鬼会与D.S.社使用的多为由降魔加工而成的降魔兵器,与原生降魔已无直接关联。很多势力憧憬降魔的力量,但皆无法彻底掌控,最终引火烧身。降魔也从一开始的纯生物形态进化出了意识。分化为上位降魔和下位降魔。上位降魔已经具有接近于人类的智慧。
1930年(太正十九年),上位降魔的究极进化诞生了史无前例的“降魔皇”。降魔皇实力之强,直接导致了第四次降魔战争的爆发,为了对抗降魔皇,帝国、巴黎、纽约三大华击团集合所有人的灵力,使用神器帝剑创造了帝都的镜像时空位面“幻都”,相当于和降魔皇一同被“封印”于幻都。史称“二都作战”。
1940年(太正二十九年),世界各地再次出现降魔。第三届世界华击团大战开幕式上出现了神似真宫寺樱的上位降魔“夜叉”。最终虽然几大华击团粉碎了上位降魔妄图复活降魔皇的阴谋,但和平的日子不知又会持续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