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尔拉·法捷耶夫那 | |
| 基础资料 | |
| 本名 | ISU-122 |
|---|---|
| 别名 | 瓦尔拉·法捷耶夫那 Viola Fateyeva |
| 发色 | 白发 |
| 瞳色 | 红瞳 |
| 身高 | 162cm |
| 生日 | 4月3日 |
| 血型 | O型 |
| 萌点 | 南半球、披风、过膝袜、中靴 |
| 车型 | 突击炮 |
| 国籍 | 毛熊/苏联 |
| 所属 | 胜利女神特勤局 |
| 职位 | 鳄鸟小队队员 |
| 相关人士 | |
| 鳄鸟小队队长:维罗妮卡·沃尔夫 | |
| 相关图片 | |
为了在战役中摧毁德军的坚固防御工事和新式重型坦克,苏军决定发展威力强大的自行火炮。
战争期间,苏联设计师多次尝试增强ISU- 122的火力装备。A- 19火炮经过改进后也安装在IS-2重型坦克上。改进过的A- 19火炮装备有半自动的后膛闭锁,这种炮被重新命名为D-25S。经过这些措施,试验射击速率增加到了每分钟1.5-3发。不久,这种为SU- 122安装D-25S型火炮的方案被命名为“249项目”。
这种改进型的突击炮拥有新的火炮防盾,乘员布局也做了调整。“249项目”最终也被批准生产正式装备部队,定名为ISU-122S(或者ISU-122-2)。ISU-152、ISU-122、ISU-122S这3种重型突击炮都是基于IS-2重型坦克的底盘。它们的很多结构和部件也都和IS-2坦克-致(它们的燃料箱有所区别),因此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ISU-152/122式重型突击炮是一款苏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研发并使用的重型突击炮。
因为苏联火炮工厂的生产问题,无法为车里雅宾斯克制造厂提供足够多的152 mm ML-20S榴弹炮供ISU-152使用。因为152毫米ML-20式火炮和122毫米A-19式火炮的炮架完全相同,在ISU-152上安装122毫米火炮基本上不需要进行大的改造。这种安装122毫米主炮的ISU-152式突击炮被称作“ISU-122”。
贝静芬《苏联自行火炮的发展历程》和刘成志《中国馆藏坦克巡礼(十)》等都将“ISU-122”分类为自行火炮。[1]
| 原型 | ISU-122突击炮 | 原产国 | 苏联 |
|---|---|---|---|
| 研发者 | 车里雅宾斯克制造厂 苏联机械化炮兵部 裴特洛夫 |
研发日期 | 1943年 |
| 生产商 | 车里雅宾斯克制造厂 | 生产日期 | |
| 服役时间 | 服役范围 | 苏联等 | |
| 重量 | 46吨 | 长度 | 6.8米 |
| 宽度 | 3.07米 | 高度 | 2.46米 |
| 装甲厚度 | 90毫米 | 发动机 | V-2-IS 水冷四行程V12柴油引擎 600匹 |
| 速度 | 37公里/时 | 作战范围 | 240公里 |
| 乘员 | 5人 | 武器 | 122毫米A-19S榴弹炮 |
| 获取途径 | |||
|---|---|---|---|
| 掉落 | N/A | ||
| 源铁爆破 | N/A | ||
| 军港 | N/A | ||
| 舞装再制 | 死水姬务段达到3级有可能出现 | ||
| 研发条件 |
| ||
| 以此为前续研发条件的钢舞姬 | |||
| IS-4重型坦克 克谢妮雅·伊万爱娃、T-10M 卓娅·朱可娃 | |||
瓦尔拉·法捷耶夫那属于行动派的钢舞姬,她遵从的是爽快干脆的作战方式。这可没给同队的队员们带来多少战果,反而是带来了许多麻烦。马到成功的情况很少,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情况与日俱增——整个小队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迟早会遭遇危险。为此队长维罗妮卡特地更变了
(待补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