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绍的是螳螂目生物“螳螂”及其艺术形象。
螳螂
三次元本体

现实中的螳螂
生物学分类
螳螂(英语:mantis;日语:蟷螂()/カマキリ)是昆虫纲螳螂目的一大类动物。
又俗称“刀螂”等。
在ACGN作品中,螳螂以及以螳螂为原型的形象时有登场。
简介
螳螂
螳螂是对六足亚门昆虫纲螳螂目动物的统称。螳螂是一个庞大的类群,全世界已知总共约有2000种左右的螳螂。体型、颜色、生活习性不一。
螳螂是独居动物,一般而言,两只螳螂相遇,打架或逃跑的可能性较大。螳螂的身体颜色有绿色、棕色、粉色等多种,与生活环境有关,多有拟态行为;头部呈三角形,颈部可180度转动;螳螂的一对前肢粗壮而有锯齿尖刺,是它们捕食、御敌的利器。
大部分螳螂为肉食动物,主要捕食各种昆虫(如蝗虫、蝉类、蝇类、蚊类、蝶类)、蜘蛛类等,也有些种类会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如小型的蜥蜴、蛙类、鼠类等。螳螂还有个有名的习性,就是雌雄螳螂交尾之后,如果雌螳螂饿了,那么雌螳螂会吃掉雄螳螂。
螳螂广泛分布于除了南极洲外的各大洲,栖息于山地、平原、森林、田间等各种地带。
螳螂与人类文化
- 螳螂会捕食一些对人类庄稼、蔬菜、观赏植物有害的昆虫,所以对人类而言是益虫。
- 中医药学中,螳螂可入药,用于解毒消肿、治疗臃肿痔疮、抽搐惊厥、脚气等。
- 部分人类将螳螂作为宠物饲养。斗螳螂也是一种斗虫游戏。
- 部分地区的人类食用螳螂。但螳螂体内容易有寄生虫(如铁线虫),必须注意避免传染寄生虫病。
- 中文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形容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却忘了身后潜在的危机。
- 中国传统武术象形拳拳种——螳螂拳。
- 古希腊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将双前肢举在胸前的动作像是在祈祷。
ACGN作品中登场的螳螂
- 关于萌百中的螳螂类角色见分类:螳螂。
炮姐秒杀机械螳螂。
《黑猫警长》螳螂先生,在新婚第二天被妻子吃掉。
《功夫熊猫》“盖世五侠”之一快螳螂。
生物螳螂
- 《刃牙》:范马刃牙曾与一只螳螂“对练”,将其假想为100公斤的巨大螳螂。
(待补充)
人格化螳螂
(待补充)
ACGN作品中的螳螂相关事物
(待补充)
ACG作品登场的各种生物 |
---|
| | | 现实动物(真核域动物界) |
---|
| 脊索动物门 | | | 无脊椎动物 | 节肢动物门 | | | 软体动物门 | | | 环节动物门 | | | 多孔动物门 | | | 刺胞动物门 | | | 棘皮动物门 | |
|
|
| | | | 现实其他生物(古菌域、细菌域、真核域原生生物界/真菌界、非细胞生物) |
---|
| |
| | | | |
|
注释与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