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高兴认识你!我是雨果,来自地球的帕特里克·雨果。 |
” |
——帕特里克·雨果 |
帕特里克·雨果(英语:Patrick Hugo;日语:パトリック・ヒューゴ;)是游戏《MINDHACK》中登场的角色。
这是游戏内第五个案件的改造对象、主人公的第4993次改造。
根据他的描述,他是来自地球的宇航飞行员,在名为“
由于来自地球,雨果认为并非处于地球的设施人员团队为外星人,相应的,这个地球来客对主角们来说也是外星人。双方语言不通。
雨果性格外向,友善幽默,很好说话,有些自来熟,年龄和阅历令他有许多独特风味。他害怕孤独,所以在设施里积极的与当地外星人展开了友好交流。雨果深爱自己的家人,也十分渴求回到地球与她们相聚。同时,他认为广袤的太空和地球人类所未接触过的其他智慧生物十分有趣迷人,他对于自己可能成为与外星人交流第一人这一点感到颇为自豪。然而,因为某些原因,雨果似乎并不真的想就这样回到地球……
雨果穿着一套造价不菲、有些臃肿的白色为主、蓝色黄色为辅的宇航服,这使他看起来是个大块头,这双手套也因太肥大而有些行动不便。在头盔的后面,他贴了一张全家人的照片。他并不愿意取下头盔展示真容。
不知为何,雨果受到“自己被面条一样的寄生虫从背后袭击、进食、取代,成为其身着宇航服的宿主”的噩梦困扰已久。由于在飞船上一度只有面条作为食物,他受够了面条。随着在本章节选择的错误选项增加,与雨果交流时他可能表现出严重的记忆错乱和胡言乱语,他的身份恐惧也更为明显。雨果不是面条。为了从飞船事故中存活,雨果把自己的同事当作面条,陆续吃掉了他们。他对于这件事似乎没有强烈的愧疚感。太空航行真是令人负担很大,不是吗?
正如其讲述的噩梦,在这件宇航服之内,实则是一团白色的寄生虫。寄生虫延续着真正的雨果的行为方式。
它想要找到宜居的地方,进食并生存。除了模仿雨果的行为方式之外,它总是试图隐藏真身并阻止他人探寻自己,但也对与新的生命体的相遇感到由衷的开心。由于雨果对与寄生虫的遭遇感到十分不安,这份身份危机感也延续到了寄生虫的身上,这和它混入其他种族的本能共同作用,使它仍然不断的试图确认自己“雨果”的身份——但看看自己的脸/任由人接触自己的本质这种事却是不应该做的。虽然可能因为在模仿雨果而表现得不那么激烈,但其实寄生虫对被看到真身一事感到非常恐惧。
尽管无法确定人肉是否真的是寄生虫的食物或者飞船上的“雨果”(乃至最开始的寄生虫)确确实实只是饿极了迫不得已吃人,它喜欢的食物是“温暖的、软软的”。反正应该不是麝香豌豆花。随后在骇入环节揭示,它喜欢的食物同时也有“鲜活”、“红”、“柔润潮湿”等特点。由于自己是面条的同时同事也被认知为面条吃下,有可能寄生虫种族并不介意同类相食。
在改造后,因为寄生虫的“人格”完全消失,只剩下了兽性。寄生虫仍然穿着雨果的宇航服,但触手本体也从其背后露出,手脚并用的爬行并展现出了强攻击性。
在飞船因检测到不明物质团而自动导航后,全体船员进入预期时长两周的冷冻休眠,随后发生了严重事故,雨果提前一周醒来并发现飞船功能失常、与总部失联、全部同事也均因冷冻舱未正常运行而失去生命体征。尽管试图安慰自己,独自在太空中的雨果感到十分孤独无措、求告无门,并在坚持数天后屈服于食欲,打开同事们的冷冻舱把里面的“面条”吃掉了。谢天谢地,真正的雨果是会为觉得自己在吃人感到愧疚的,但考虑到那时的雨果已经饿得头昏眼花,我们无法知道事实是雨果吃了人还是同事们是否已在之前某时被寄生虫取代。在之后的某个无法确认的时间点,寄生虫也最终吃掉了雨果,并吸收他的记忆取而代之,作为赫尔墨斯号唯一的幸存者在太空中进行着漫无目的的旅行。
第五章中,在漫长的航行之后,赫尔墨斯号飞船坠毁在主人公的房间之外。离开飞船的雨果把新手保安从树下救走,但也因此被击晕,好在不久之后被新人带进设施的他就恢复了神智。由于雨果与这些外星人语言不通,双方并没有发生有效的交流,但雨果似乎对这次初遇感到很高兴。随后,扫描发现他携带有类似BUG碎片的FORMAT紧急通知设施的众人把他这个不明太空生命带去除错室,并要求主人公对他进行骇入。
被改造后,“雨果”无法继续自己的伪装,这团寄生虫撕开宇航服的背后向众人展现了自己白色的、扭动的真面目,并对周围的Hotfix成员展开了攻击。该场小规模爆发不久后被成功镇压,“雨果”被镇静收容,不久后转移至其他专门机构进行研究。
雨果喜欢手风琴和爱尔兰咖啡。
在游戏的日文版本以及开发人员发布的相关内容中,他的名字均显示为パトリック·ヒューゴ,可以推定其名为“帕特里克”、姓为“雨果”,然而英文版却把他的名字写为Hugo Patrick,显得像是姓为“帕特里克”。好在本作品的欧美粉丝群体较小并且有“‘帕特里克·尼尔’与他同名”的说法可以帮助确定他的姓为雨果,并没有太多人受到错误翻译的误导。相关讯息来自于没有官方翻译版本的博客且尼尔的全名未在游戏中出现,实际上会被翻译为“尼尔·帕特里克”的可能性微存……
本章节内容致敬了多部有一定恐怖要素的科幻电影、小说。《怪形》为约翰·坎贝尔的小说并有改编电影,雨果初登场有致敬的镜头,为他的真实身份埋下伏笔;《2001:太空漫游》为亚瑟·C·克拉克的小说并有改编的电影,雨果骇入过程中的背景转场有致敬电影的镜头,致敬《怪形》的镜头有致敬本电影的音效,作家的名字也出现于雨果的台词;《无声狂啸》是哈兰·艾里森的小说,被用于场景5的标题。此外,章鱼外星人的说法部分来自于其知名的较高智商和奇特外表,“小灰人”是科幻电影及美国都市传说中的常见外星人形象,此两者出现于雨果的台词;“第三类接触”是指人类与外星人的直接接触,也有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同名电影,被用于场景3的标题。同时,虽然在中文版中难以辨认,场景1标题“童年的延续”致敬了亚瑟的小说《童年的终结》,场景2标题“天降异形(影が行く;Who Goes There?)”致敬了小说版《怪形》标题,场景4标题“明智的选择(冴えたやり方;The Neat Thing To Do)”致敬了出自美国科幻作家詹姆斯·蒂普特里(James Tiptree)的科幻小说集Starry Rift的《The Only Neat Thing To Do》。
|
官方网站对帕特里克雨果的介绍。(日文)可追溯至2023年6月,但直到2025年3月第五章才发布,他真是一个卫星啊。